幼升小“神童简历”是一封举报信!
文|李松林
近日,一篇题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爱因斯坦转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流传。文章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报名人数8000多人,经过网选、机考、面试三轮,最终只录取60人,竞争激烈程度令人咋舌。名校光环之下,不少家长精心撰写了“牛娃简历”,希望为孩子争得一张“入场券”。
结果呢,这些以孩子口吻写出的“自我介绍”,成了父母们的“写作比拼”。简历更是令人惊讶。一批“懂得核反应堆”、“学微积分”、“学会了函数和极限,平时喜欢的游戏是编程”的幼儿园“牛娃简历”,令人亮瞎了双眼。这些孩子,也被网友们戏谑为“超过爱因斯坦”的神童。
恕我直言,虽然早就听说了幼升小、小升初等竞争激烈,可没成想,到了如此地步。这个地步是怎样的,在我看来,就是严重的扭曲和虚假的地步。别的不说,幼儿园的孩子大脑开发,智力发育都还没完全呢,你告诉我你的孩子懂核反应堆、微积分、函数和编程,真当我是傻白甜啊?再聪明的天才,也要符合人类生理的发展规律吧?
当然,这些牛娃简历的扭曲和虚假,也不能全怪家长,因为这背后是受到整体环境和现实的制约,甚至是倒逼。你不给孩子疯狂加课,你不把孩子的简历写漂亮点,可能升小学的名额就被别人抢走了。光加课和神童简历还不行,以往一些案例还得把父母的职业和成就加进去,什么时候,已经如此疯狂了?真是可悲可叹。
我认为,这些神童简历,绝对不是一个笑话,一出讽刺戏,相反,她们是一封封举报信。举报谁呢?举报那些贪得无厌、搞揠苗助长的课外辅导机构;举报那些主动迎合这种提前抢跑氛围的家长;举报给幼升小设下重重门槛和标准的教育管理者;更是举报了对类似现象充耳不闻或者放任漠视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
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要求不教育抢跑、给学生减负、规范课外辅导机构教学等等的文件通知还少吗?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认真去执行吗?对某些学校设定的荒唐的标准和门槛,有及时纠偏吗?这些荒唐的神童简历至少说明,在这一个地方,中央部门的文件禁令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那么,在其他地方,效果又是如何呢?想必也不容乐观。
除了提醒家长不要盲目跟风、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负责,对那些乱七八糟的辅导机构、不合理不正常的教育乱象要好好整治。当然,教育改革和招生考试改革的顶层设计也要加快推进,不能素质教育说得轰轰烈烈,考试分数却几乎还是惟一通行证。否则,各路妖怪是扑不灭的,何时又是一个头呢?
复制此链接,观看我对此事的视频评论:http://www.kanfanews.com/pc/index/video/11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