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看第三方“把脉”政府信息公开

(2015-04-01 10:34:15)
标签:

房产

且看第三方“把脉”政府信息公开
李松林 (特约评论员)
燕赵都市报专稿http://epaper.yzdsb.com.cn/201504/01/539579.html


    中国政府网3月30日公开《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项目组的“体检”发现,政府信息公开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11家国务院部门去年未召开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多发布无关信息、行政机关答复存在不规范、个别机关历年年度报告雷同。(3月31日《京华时报》)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也是建设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前提。从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到颁布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各级行政机关公布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到首次委托中国社科院进行第三方评估,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理念渐入人心,“信息公开年检”渐成惯例,“说真话、交实底”的要求也正在被公众检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信息公开的速度和力度都有较大进步。这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主动求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下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水位”上涨,倒逼信息公开加强。但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也不能简单满足于一个主动姿态———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依旧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


    由于此次“体检”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第三方评估,某种程度上,其结论具有一定公正性和认可度。从反馈的情况来看,问题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第一,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大多数行政机关无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第二,公开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第三,公开质量不高;第四,对重大政策文件的解读还需加大力度;第五,在回应民众关切方面,存在回应模式化、雷同化等现象。


    政府信息公开才能缩短与民众的距离,这不仅要求各级行政机关把政务信息及时晒出来,也要求晒出来的信息要让人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客观讲,以上问题解决起来有不小的难度,甚至不排除一些问题会“雷打不动”或“打太极”。这实际指向一个现实问题,政府信息公开中,类似“上级谨慎一寸,下级抱守三尺”、“把信息公开当信息公关”的“老大难”问题仍未得到良好破解。因此,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有勇气、有底气的“道德自觉”是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加强专业指导和管理,明晰规制,厘清责任,以刚性的制度化约束促进信息公开得到“质”的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