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景区“人情票”背后有多少腐败
文/李松林
国庆长假期间,江西某知名景区负责人张某手机“被迫”处于关机状态。究其原因,打电话要求免票的太多,有些不好推托。“有些是亲戚朋友,有些是政府主管部门人员。”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这很正常。但人情也应有界限,像张某享受的这番“人情”,恐怕没几个人能吃得消。当一群人利用特权偷偷享用“人情票”的时候,可曾想过那些在景区外面排长队等候,买票游玩的人?
事实上,“人情票”害处多多,早该杜绝。一来,大量“人情票”的支出,让景区门票收入“打了水漂”;二来,看似正常的礼尚往来、“巩固关系”,实则很容易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更重要的是,“人情票”的存在是赤裸裸的社会不公,折损了公众信心和地方形象。
张某的“吐槽”实际是一封举报信。在当前反“四风”高压下,居然还有政府部门人员耍特权、胆敢享用“人情票”。究竟是哪些人,当地岂能坐视不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