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对“清华毕业生当城管”过敏

(2013-08-05 22:41:00)
标签:

杂谈

不必对“清华毕业生当城管”过敏

 

文/李松林

 

25岁的清华毕业生小韦,应聘广西柳州城管,面试笔试均第一……前天,小韦领到了录用通知书。85日,《柳州晚报》)

 

 

清华毕业生当城管的消息一经曝光,舆论表示“惊呆了”。这种“惊呆了”,实质上是感叹高学历与“低就业”之间的巨大反差。长久以来,在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大学生应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知识阶层的栋梁。诸如清华、北大一类名牌高校的学生,一旦毕业理所应当“学而优则仕”,否则就是“人才浪费”。然而,在我看来,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对“清华毕业生当城管”轻易过敏。

 

 

一方面,这是城市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当前各地城管之所以屡屡被曝出打人、踩人丑闻,最大原因就在于城管工作的执法观念滞后、城管人才的选拔机制不科学。因为执法观念滞后,城管常常把执法当做硬性管理而不是“软性”服务;因为人才选拔机制不科学,所以城管队伍人才质量良莠不齐,“临时工”挡箭牌频发。这正因此,城管人员与小商小贩之间的矛盾才“剪不断,理还乱”。在此现实背景下,各地城市发展与管理工作正需要一批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人文关怀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加入可以为城管工作带来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气象。这不仅是当前城管工作可以寻求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未来城市发展与管理的迫切需要。

 

 

另一方面,“清华毕业生当城管”也是面临严峻就业形势做出的正常反应。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高校一共有699万毕业生,而社会招聘岗位同比降幅接近15%签约率仅约3,不啻是高校毕业生遭遇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如此“惨不忍睹”,“再不找个工作真的就要疯狂了”。事实上,“当城管”正是小韦面对“最难就业季”做出的先就业再择业的反应。相比其他毕业生仍然在家“疗养”和啃老的行为,小韦的决定显然值得人们肯定。

 

 

更重要的是,“清华毕业生当城管”归根结底是小韦个人的一种自由选择,因此旁人实在无权干涉太多。从北大毕业生摆摊卖肉,到“90后”美女大学生当“掏粪工”;从江苏常州12硕士生当城管到广西柳州清华毕业生当城管,人们正在经历一个学历“去魅”、价值多元的宝贵时代。而这样一个时代之所以珍贵,核心就在于彼此宽容,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选择。

 

更多动态尽在我的微薄:http://weibo.com/u/1564352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