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卖鞋垫的百岁老爷爷
(2012-10-25 02:35:08)
标签:
杂谈 |
我所了解的卖鞋垫的百岁老爷爷
文/李松林
今天,很多人都关注到了一条新闻——《百岁老人卖鞋垫,4小时只吃1个冰馒头》。关于这位老人,有一些符号很刺眼:1910年出生、老伴去世、听力障碍、白馒头晚餐。。。看到这条新闻,很多网友感叹“老人生活不易”,有人呼吁“请关心我们社会的老年人”,也有人质疑朝阳区相关政府部门是否尽职。恰巧,由于新闻报道中的这位老人就在我身边,我愿谈谈我所了解的这位百岁老人。
其实,在媒体曝光之前,这位老人已经在西街摆摊很长时间了。传媒大学和二外的很多同学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爷爷”。在此,不得不提我的一位同学陈鹏,今年9月和我一起考入传媒大学读书。在我印象中,他从开学以来就一直很关心老爷爷的生活。陈鹏不仅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去西街购买老爷爷做的鞋垫,且每天傍晚都要去老爷爷摆摊的地方和他聊天,有时候陈鹏还把我们宿舍的废旧饮料瓶装好带给老爷爷变卖。也是因为此种缘故,我与老爷爷也有几次见面和交谈。
在之前的聊天中,陈鹏问过老爷爷一个问题:“为什么年龄这么大了,还要出来摆摊卖鞋垫?”老人的回答很简单:“我愿意出来,习惯了在外摆摊卖鞋垫,成天待在家里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老爷爷这句短短的回答看起来很坚定,却让我们感到一阵不安。或许,从老爷爷陈述的字面意义来讲,卖鞋垫的他内心应当是快乐的;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孝道文化,对于已经百岁的老人来说,这个时候不应正是他安享晚年的时候吗,又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忙里忙外呢?
想一想,心里一股酸是难免的。
由于学新闻的原因,初次见到这位老爷爷,陈鹏脑海里就闪过向媒体求助的念头。但是,对于这样的念头,老爷爷有他自己的看法。他对我们说过,他有自己的家庭和儿女,不希望媒体介入他的生活,因为那样可能使自己的孩子陷入道德泥沼,进而对他们造成伤害。也正因此,我们放弃了一开始向媒体求助的念想,只能在身边多多动员同学和朋友去照顾老爷爷的生意。
就在今晚,陈鹏在和我QQ聊天时,告知白天有记者来采访了老爷爷。某报记者很想去老爷爷家里看一看,但老爷爷“很不同意”。就在这一刻我才明白,对于这位年过一百的老爷爷来说,虽然生活拮据,日子不太宽裕,但他内心依旧有自己坚守的信念和价值——保护孩子,保有自尊。
没有什么比尊严和父爱更能让人震撼了。
这些都是在叨叨过去,眼下的情况却变了。在这一天里,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论坛还是微博,老爷爷已经被人熟知甚至牢记。不难判断的是,接下来,一定会有不少组织或个人前去慰问和探望老爷爷,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或“聊表”他们的心意。另一方面,我相信,对于发生的这一切,对于老爷爷而言是福是祸,他心里自有一杆“公平秤”。进一步而言,我们有必要多问一句:未来,我们还能见到老爷爷在西街摆摊卖鞋垫吗?
更令人堪忧的是,这仅仅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一位老爷爷。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5亿,且他们当中大约有一半子女不在身边。(2012年10月23日《新京报》)相比之下,卖鞋垫的老爷爷其子女就在他身边。那么,那些子女没在身边的老年人他们又生活得如何呢?
不得不提,一次次触痛我内心的一个细节是,当初我们第一次问起卖鞋垫的老爷爷年龄时,他说只有70岁(实际年龄102岁)。可是,再问起老爷爷为什么要隐瞒年龄时,他说:“我怕你们笑话,我这么大年龄还出来摆摊,只好把岁数往小了说。”
2012年10月25日凌晨于北京
关注我的更多文字,尽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