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9000万灾后重建款遭挪用未被曝光
(2011-05-30 00:37:28)
标签:
杂谈 |
假如9000万灾后重建款遭挪用未被曝光
四川绵阳市三台县违规将国家下拨9000万灾后重建款拨给政府所属企业宏达公司增加其注册资本金,而该公司又将其中8000万拨给下属房地产开发企业。据悉宏达公司去年利润1个亿,作为主营业务的房地产一年利润也有几千万。财政局称拨款迫于各方压力。(5月28日,央视《焦点访谈》)
我用几句话概括这件事情:国家拨给了三台县9000万灾后重建资金,三台县将9000万重建资金转手给了政府所属宏达公司,宏达公司将9000万中的8000万继续分流给了下属房地产开发企业。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几个关键词:9000万、政府、企业。
这是令人欣喜的9000万,这是令人尴尬的9000万。很多网民在讨论,该起事件中政府的错位与灾后重建资金的划拨程序问题。在此,我们不妨来想一想这些对立面的一个问题:假如这9000万灾后重建资金没有被媒体曝光,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图景一:广大市民将持续提心吊胆的生活状态。为何这么讲?因为,三台县政府将9000万元挪用给企业的背后是在三台县涪江、凯江的防洪堤坝内修建建筑设施(包括餐馆、茶座、游乐场等)。而这些建筑物向河道里延伸了三四百米,几乎占到了整个涪江河道宽度的一半,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排洪泄洪。如果一遇洪水,整个县城势必遭殃。如此说法并非危言耸听,三台县志水利篇上清楚的记载,三台县县城区地处涪江、凯江交汇处,地势低洼,一遇洪水即泛滥成灾,易造成内涝。1981年和1998年的两次洪灾,淹没居民2223户,倒塌房屋2000多间,6万多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9864万元。现在,挪用的一部分资金居然被用在防洪堤坝内修建起了这些建筑,这不是明摆着拿钱办坏事么?
图景二:三台县可能创造“绵阳市GDP大县”的神话。9000万资金,8000万用在了政府下属企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代表着什么意思?国家常讲,目前我国房地产游资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特别是一些小县城的房价高得令人难以想象。如果这被挪用的9000万元灾后重建资金未被曝光,宏达公司将可以顺风顺水地将8000万元用来发展当地的房地产。而后,将当地房价炒得老高后,政府和企业就开始“坐地分赃”,。事实上,宏达公司去年利润1个亿,作为主营业务的房地产一年利润也有几千万。可以想象,既然当地政府是宏达公司的“恩人”,宏达公司又怎会不“涌泉相报”?如此一来,政府就可以盘算着当年的GDP有多少了。
图景三:三台县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的眼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可以说是“三台特色道路”)。但是要清楚的是,在三台县的这一起事件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以县委、县政府的“命令”为指导,“以发展的眼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要将这9000万重建资金一路挪用到底。并且,如果有可能,将创造条件继续向上级申请重建资金,用来支援所属企业的发展壮大。至于防洪工作到位与否、民生保障改善与否、重建资金该不该被挪用、如何保证灾后重建的科学发展全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只要国家将重建资金划拨到我手中,如何分配,甚至挥霍完全由县委县政府“科学指导”。
假如9000万灾后重建资金遭挪用未被曝光。。。
总之,如果9000万灾后重建资金未被曝光,我们就可以拿着全国同胞的血汗钱干我们想干的事情。比如,可以再继续成立几个宏达公司,继续将防洪大堤内部修满各种建筑和游乐设施,还可以将涪江和凯江“填江造陆”,大力发展房地产。甚至,如果实在闲得没事干,可以把涪江和凯江先填满,然后又把填进去的土砂挖出来形成“崭新”的涪江和凯江。
因为,这一切都是以当地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来指导的。
欢迎收听我的微博:http://t.qq.com/lisl728?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