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摩托车“睡大觉”的未竟之问
(2011-05-09 23:16:48)
标签:
杂谈 |
急救摩托车“睡大觉”的未竟之问
河南省郑州市去年11月为100多个急救站配备急救摩托车380辆。但迄今为止,这些急救摩托车却被闲置。(5月9日,《京华时报》)
这些年,急救车被无故闲置、被领导“专车专用”的现象时而见诸报端。曾有网络段子指出:“急救车如果真来急救你,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不过,就算公众对此有些司空见惯,但郑州市380辆急救摩托车集体“睡大觉”的消息还是让人眼镜大跌。
对此,笔者有三个未竟之问。
首先,现阶段郑州市配备380辆急救摩托车是否有必要?众所周知,郑州是全国比较著名的“堵城”,去年媒体还有报道郑州市委书记、市长带头乘坐公交的消息,交通拥堵之状可见一斑。由此看来,考虑到急救摩托车出诊方便、灵活性大。节约时间等优点,配备急救摩托车确有必要。但是,新闻中也有提到,“众多医院急救站纷纷向记者倒苦衷:急救摩托车不是不想用,而是没法用”。除了急救摩托车的抢救设备不达标之外,“许多医生根本不会驾驶摩托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就好比,给两三岁大的婴儿一个游泳圈喊他去游泳一般困难。
所以,笔者认为,现阶段郑州市可以配备少量急救摩托车,对急救车的设备和医生驾驶能力进行集中培训。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来逐步推广,不必一下子就上马380辆,如此做法与囫囵吞枣无异,只会事倍功半。
其次,这些急救摩托车为何会集体“睡大觉”?事实上,新闻中给出了五个原因:急救摩托车上没有配急救设备、急救摩托车没上牌照、 急救人员没有摩托车驾驶证、没有收费许可,出诊就赔钱医院不积极、驾驶摩托车出诊有风险,医生不积极等。从字面含义来看,这五大“拦路虎”确实给急救摩托车及时出诊造成了阻拦。但细细一分析便会发现,从去年11月到今年5月,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而这些在采购急救摩托车之初就该预料到的问题依旧没被解决,难道不能说明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吗?这其中,有没有一些政府部门工作拖沓,办事效率低下?有没有一些机构没对医院医生做好工作方法培训和思想宣传动员?有没有几个部门之间本职责任的推诿和“踢皮球”?
第三,380辆摩托车何时不再集体“睡大觉”?我想,这才是公众最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新闻中说,“记者了解到,现在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就医护人员的摩托车驾驶证,急救摩托车在执行急救任务时的收费标准等等一些问题与有关部门正在协调”。倒是想问一句:“正在协调”究竟是个什么状态?进展到了哪一步了?会不会还要公众从现在开始再等个大半年时间?
说句实话,老百姓对政府机构为推进医疗改革完善、深化优质医疗服务所做的努力是喜闻乐见的。但是,如果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不愿意养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没有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时时悬在自己头上,380辆急救摩托车睡大觉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急救资源浪费、政府承诺矮化将直接挫伤民众的信心,政府的公信力。提示郑州相关职能部门,赶紧加班加点,想方设法让这380辆急救摩托车“急救”起来吧!
欢迎收听李松林的腾讯微博:http://t.qq.com/lisl728?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