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押上访者示众的冷思考

(2010-11-08 22:41:20)
标签:

杂谈

押上访者示众的冷思考

 

 

两名陕西渭南市富平县农民进京上访后,被县政府组织安排了一次公开处理大会,由警察押着胳膊,在广场上接受“公开处理”。随后,该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处理大会的新闻。富平县官方称,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县里“集体研究的结果”。两名农民的生活从此被改变。她们变得自闭、自卑,唯一希望的事是“恢复名誉”。(118日《新京报》)

 

哲人说,生活就是矛盾的存在。印象中,上访与截访死死角逐的故事并不罕见。这一次,富平县用“集体研究”的智慧告诉人们,还有一种比截访更先进的执政经验:押上访者示众,并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处理大会的新闻。

众所周知,上访是法律赋予公众的一项自由权利,受到法律保障而不被任何单位与个人剥夺限制。但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现象怪圈:民众上访的频率越高,某些势力截访的胆量越大,打压程度越恶劣。我不禁要问,押上访者示众的悲剧为何屡禁不止?

 

其一,土皇帝执政思维无限膨胀,不受约束。作为一个陕西小县,富平政府在认真听取民声,妥善协调公共利益的层面上自我迷恋,缺少法律信仰。本县法院不能公平公正替两位农民伸张正义,却又粗暴干涉农民继续上访寻求帮助。正如自己屁股有脏东西,还不准别人捏鼻子。这样霸道野蛮的行为不正是土皇帝执政思维的再现吗?

 

其二,公权力厚颜无耻,违法风险成本低。现实中,公权力之所以敢于截访和公开处理上访群众,无不是扛着“公共利益”、“维护稳定”、“确保和谐”的大旗奔走呼喊。然而这一次,富平县又在此基础上多了一面“集体研究”的旗号,如此一来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横行妄为。就算此事经由媒体曝光,由于是“集体研究决定”,不可能将“集体”一起严肃处理,最终的处理结果也是不了了之,押上访者示众又何乐而不为呢?

 

其三,现有司法不能提供给公众公平的法律救济。虽然中央曾多次出台法律要求善待上访群众,但具体到某个“地盘”,群众比之公权始终是弱势群体。诸如押上访者示众之类的违法行为不仅上诉难度大,就算立了案也很难保证公正的判决。这在客观上也变相放纵了公权的猖狂,以至于押上访者示众,公开拘留17农民的悲剧一再成为土皇帝执政惯性。

 

押上访者示众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本身裸显的漠视人格尊严,淡化法律信仰的信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精神。每一位执政者都应该明白,在处理群众上访的问题上应该多倾听,多梳理,多解决。毕竟,方法总比困难多,民生总比政绩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