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众集体冷漠凸显精神贫穷

(2009-12-27 21:12:11)
标签:

杂谈

      同车人怀疑他们患甲流,“民意表决”坚决要求二人下车隔离。当白口罩罩住民工陈国芳和张大有的嘴后,他们从广西乘大巴的回乡路发生戏剧性转变:司机及全车乘客误以为他们患严重甲流感,遂在服务区被活生生撵下车“隔离”……昨日凌晨4时许,执法队员发现,两人正摸黑顺高速公路往家赶。(新闻来源:12月22日《重庆晚报》)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国人烂熟于心的经典名句。可是,当你看了这则新闻后,你对“性善”还那么崇拜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优越了,腰包鼓起来了,可精神道德品质却贫困了,并且遭遇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互帮互助、互谅互让是社会交际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更是千百年历史沉淀下的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幕中:打工回乡的陈国芳和张大有因为汽车空调故障导致自己感冒,“戴口罩后,咳嗽声音会小很多,既可避免感冒传染其他乘客,还不影响别人休息。”原本是为车内其他乘客着想的行为,却被他人误认为是患有“严重甲流”。看来,“农夫和蛇”的故事真是经久不衰的鲜活教材。

 

      当然,在“甲流”肆掠的这段时日,公众对自身安全具有保护意识无可厚非。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毕竟是首要考虑因素。但是,我倒想问问,车内乘客自作主张的“民意表决”是否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我们知道,正当的民意表决是一个严肃而又复杂的程序。这个程序的履行要求做到参与表决人员的广泛性、操作程序的规范和科学性,表决结果的公平透明性。这么看来,发生在车厢内的“民意表决”仿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必须指出,此种“民意表决”本质上是以车厢内绝大多数人的“主观臆断”和不满情绪强暴了陈、张二人合法的乘车权益。

 

      我们还看到,陈、张二人“被民意表决”要求下车看病买药正值半夜。当两人坐在车上不愿下车时,“一个身材高大、很强壮的男乘客走来,像拎小鸡般抓起虚弱的陈国芳往过道拖,另两个男乘客见状,也凑过来把张大有同样往过道拉。”两人最终被撵下车,在寒冷漆黑的冬夜平感觉向重庆方向搀扶步行。呜呼悲哉!人情冷漠是多么可怕!

 

     这一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的确,我看到了不少网民的呼吁和心声。祖国正在日益变得强大和富饶,而在举国上下齐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头,为何频频刺激公众中枢神经的却是不和谐的声音和身影?有言,一个人可以物质上不富有,但精神上千万不能够贫穷。现实社会中的我们目前就正在遭遇精神贫穷的折磨。虽然感觉痒痒不痛,但最终带来的却是道德沦丧、人心冷漠的可怕结局。

 

     诚然,我们应该看到有关部门和机构在检查乘客身体状况工作上存在缺陷和漏洞。但程序和机制的缺陷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比冬日还寒冷的人心冷漠。程序和机制缺陷了可以修补,可贵的人心一旦贫穷了就很难“富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