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开张缘何引来政府部门道贺?
(2009-01-26 11:41:54)
1月6日,“某某酒店宁夏国际俱乐部”试营业。在总共60余个道贺条幅中竟有34个政府部门的道贺条幅。这一事件被媒体报道开来立即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摘自腾讯新闻网
这是一条比较陈旧的信息了。但当我在它被曝光10天左右再来解读时,仍然能感觉到事件的不一般。我很纳闷,仅仅一家普通的酒店的一次试营业,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平时自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府部门前来道贺?难道这次酒店开张来道贺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据了解,“某某酒店宁夏国际俱乐部”是一家四星级综合性的大酒店,招牌上自诩为“欢乐休闲圣地”。本次酒店试营业挂出的34个条幅显示前来道贺的有经贸委,发改委,商务厅,统战部等省级部门,也有银川市招商局等市级单位。这不禁使人伸长脖子要问:这家酒店的主人到底什么人?何以有如此大的面子?这些政府部门和他又有怎样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官场有这样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各级政府官员不管是出差也好,工作上接待领导也好都乐意习惯所谓的“公费报销制”。官员出差前会习惯地问一句:“是不是公费报销?”答曰:“是。”这才放心地去出差;接待上级领导时,也会“公费报销”,那样底气才比较足。可是,“公费”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答案很显然,“公费”从老百信身上来,“公费”到酒店去了。无论出差还是接待上级领导都需要吃,喝,住(行和乐暂且不谈)。而具体去那种档次的哪家酒店就需要提前“踩点”。这样一来,于是有些部门和单位就有了专门负责“踩点酒店”的机构或个人。这些机构或个人的想法就代表了政府部门的想法,这些机构或个人的选择就是政府部门的选择。长此以往,那些经常负责“踩点酒店”的机构或个人就和酒店越走越近,双方在长期的交往中建立了“赖以生存”的合作基础,关系也就越来越密切,越来越说不清了。于是,上述事件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往有关酒店,洗浴城,宾馆等行业开张政府前来道贺的报道虽然不少,但象此次高级别的政府部门赤裸裸地来道贺的情况在国内尚属首见。今年是牛年,中国人喜欢万事“牛气冲天”。我思考一下,其实整个事件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在牛年,一个牛人开了一个牛店,引来一些牛单位贺了牛喜。但是,我也想问,作为“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我们的政府部门到底该不该成为一些酒店,洗浴中心,宾馆等行业的形象代言人?到底该不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到底怎样脚踏实地的为人民谋福祉?如果有一天政府部门和酒店等行业结为孪生兄妹,我们人民的利益又该由谁维护?该谁捍卫?不要以为这只是危言耸听,“宁夏酒店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也非个别现象。而是在许多中国省份和大城市存在的现象,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的政府可能会丧失其公信力,最终对国家和民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呼吁我们的政府部门应与酒店,洗浴城,宾馆等“热门行业”划清界限,同时向群众公开二者之间的“空间”。中央监督机构也应下大力气好好打击这股“官商结合”的不良风气。目的是使政府部门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服务。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