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构外迁苗头初现 深圳私募苦于“政策沉默”

(2009-10-05 12:50:38)
标签:

财经

pe

私募股权基金

李春瑜

深圳

分类: 财智小秘诀

欢迎光临中国财智联盟论坛与我们一起讨论你的观点

  

    8月以来,境外PE开始扎堆进入上海的景象颇为壮观,在上海开放外资PE的相关政策公布短短2个月内,已经有6家机构在上海或拟在上海注册资产管理公司,并计划成立人民币基金,规模接近300亿元。与上海相比,北京的势头丝毫不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相关人士透露了北京方面沉寂一段时间后的大动作:惹人瞩目的“1+ 3+ N计划”,总规模100亿元的北京市股权投资发展基金,还有随后即将出台吸引外资PE进驻北京的新政。有业内人士指出,北京高调吸引外资的政策直指上海,目标是与上海争夺PE中心。北京与上海之外,天津与深圳的呼声也一直很高。相比之下,天津的政策一直走在前面,深圳的优势在市场环境,但政策方面一直较为“沉默”,这让一些深圳私募基金人士颇有怨言。

  北京PE新政:“1+3+N”架构“三步走”蓝图

  北京金融局相关人士日前表示,北京已经确立了“1+3+N”的三层结构的股权投资发展基金架构。

  其中,“1”是指总规模100亿元的北京市股权投资发展基金,第一期规模为50亿元,基金存续期是7至10年,采取滚动模式发行,北京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和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各认购10亿元,其余基金向全国社保基金、国家开发银行、各金融机构以及中央和市属大型国企等机构进行募集。

  “3”指的是科技、绿色环保、文化产业投资三只引导基金。同时,股权投资发展基金将作为投资人,与在北京注册的有较强的管理团队、有成功的投资经验、有国家有关部门认可或市场知名度高、有资金募集实力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分别设立N只股权投资基金。

  按照相关人士的解释,这个架构的形成基本上是北京打造全国PE中心的第一步。后面接着第二步,就是提升服务,搭建平台;第三步,对各类PE进行引导、跟踪和管理,控制首都金融风险。

  吸引外资:北京与上海赛跑

  北京金融局透露的消息还显示,北京市正在抓紧研究出台吸引外资PE进驻北京的新规,重在表明政府欢迎外资PE入驻北京的态度。

  五岳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苏翔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态度”的重要。他表示,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与其说是政策,还不如说是态度,态度很重要。

  自上海开放外资PE的相关政策公布的短短2个月内,已经有6家机构在上海或拟在上海注册资产管理公司,并计划成立人民币基金,规模接近300亿元。此前,有机构预测,国庆前后,注册机构超过10家。在这之中,不乏有普凯投资、德丰杰、里昂证券、百仕通集团(即黑石)的影子,他们动辄就30亿、50亿的手笔让很多国内PE刮目相看。

  “上海前段时间势头太猛,北京高调吸引外资的政策直指上海,目标是与上海争夺PE中心。”昨日下午,深圳一创投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是北京在吸引外资创投方面的强有力竞争者,相比之下,天津有滨海股权交易所,也有优惠政策,所以很多公司会选择在天津注册,但主要业务还在别的地方,而深圳方面的主力是本土PE。

  “不过,此前上海吸引外资PE落户的相关政策目前还未能获得有关监管当局的首肯,北京方面应该在静观其变”。上述深圳创投机构负责人表示。

  深圳私募不满“政策沉默”

  “深圳在政策方面明显落后了。不管是对于私募股权基金,还是对于私募证券基金,深圳政策的重视程度都没法与京、津、沪相比,甚至连重庆、苏州都不如!目前,私募机构外迁的苗头已经初见端倪,深圳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留住优秀的私募机构。”长期致力于推动私募基金发展的深圳市金融协会秘书长李春瑜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表示,深圳在发展私募基金行业的政策相对滞后,已经让一些会员企业很有“意见”。

  “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重心不是吸引而是留住这些优秀的私募基金,”李春瑜告诉记者,“私募基金特别是私募股权基金对当地产业发展、城市产业升级影响很大,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发展这一块。中国最早最优秀的私募基金起初都在深圳,深圳的先天优势非常明显,但就政策力度方面和其他城市相比不是落后一两年,最少要三年。”他分析说,就目前来说,深圳私募行业出现的“流失现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构的流失,二是人才的流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