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乱像源于“信息不对称”
(2009-09-13 23:23:30)
标签:
财经股票信息金融 |
分类: 财智小秘诀 |
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是“信息不对称”经济理论的开山鼻祖。
致”,其代表作《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以旧车市场为例形象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卖方比卖方更了解产品的质量,因此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法是出平均价格5万,这样价值五万以上的车就会退出市场,买方只能在5万至1万元之中选择,理智的做
法是出三万元,这样3万元之上的旧车又退出市场,买家又只能出2万元,而2万元以上的旧车又退出市场,
这样下去旧车市场的买方买的的是不能用垃圾车(就像我们股市中的垃圾股一样)买方最后只得退出市场,
旧车市场应该不会存在(为什么还存在将在之后分析)。
市场,当信息极度不对称无法改变时市场就会消失,股市中叫崩盘。目前股市中由于大部分是缺乏分析能
力或无力承担调研成本的中小投资者,连续上当后的选择就是离开这个市场,机构也就无法找到博弈的对
象,因此也就造成了股市阴跌的局面(管理层失信于民也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以后再作分析)。
旧车市场的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低价垃圾股的“理智”选择。
是人力市场,求职者的能力对聘用方来说很难了解,因此求职者就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找人推荐、自我推
荐、亮出文凭等等,其中最能博得信任的是文凭,因此就出现了过度教育投入,也就是“过度包装”。
号迷惑大家,因此应明白市场中90%的信息是噪音!之前宝钢股份为圈钱每季度都作业绩推介会就是在向
市场显示信息,当时我们就分析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信贷市场中当放款方并不完全了解借款方的还款能力和信誉时,其措施往往是提高利率以弥补坏帐损失,
高利率会使讲信用者无力还款造成逆向选择,同时也会引来本来就不打算还款的骗子造成道德风险。
高回报进行高风险的投资(中国比较少这类公司,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实例),而骗子公司会承诺从来就
不打算兑现的高收益!我们股市中有多少融资时说得天花乱坠的项目兑现不了承诺的收益,反而融完资就
亏损的上市公司。
投资者来说解决的办法是极尽所能地获取上市公司真是信息,对于国家来说就是严刑峻法地强制上市公司
真是披露信息(以后分析:股市地最根本问题是法制而不是所为地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