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缺铁

(2012-09-27 08:12:19)
标签:

健康

分类: 营养与健康


 http://s7/bmiddle/5d3cac86hcaa3d4958e76&690


您在生活中是否经常出现以下情况:突然站立时头昏眼花,重心不稳定;整天昏昏欲睡,没精神;心烦易生气;体虚无食欲;下午易头脑昏沉,思维滞后。

如果是,这说明您的身体很有可能缺铁

 缺铁,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说熟悉,是因为经过统计,目前中国人患缺铁性贫血的人群达到20%。也就是说,每5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而陌生,是因为人体缺铁有三个阶段,贫血是缺铁的最严重的阶段。有更多的人处于缺铁的前两个阶段而不自知,对于他们来说,缺铁仿佛离自己很遥远。不过,你真的不缺铁吗?

 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点,你就是潜在的缺铁人群:

 

1.       偏食、挑食,经常用零食代替正餐

2.       长期以素食为主,很少吃肉

3.       经常不吃早餐或晚餐,处于减肥状态

4.       爱饮浓茶、浓咖啡

5.       饮食中,粗粮所占的比例过大

6.       早产儿、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经期妇女、乳母、孕妇等需铁量大的人群,在饮食中没有特别注意铁的补充

7.       胃部有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等疾病

8.       经常腹泻

9.       患有贫血症状(如果满足下表中5个症状及以上,说明你很可能患有贫血,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贫血症状自查表

资料来自于王兴国编写的《贫血的饮食建议与中医调养》

男性

女性

突然站立头昏眼花,重心不稳定

毛发干枯,易脱落

指甲苍白易裂

唇色苍白,不喜运动

翻开下眼睑苍白无血色

指甲苍白易裂

弯腰驼背没精神

整天昏昏欲睡,没精神

下午易头脑昏沉,思维滞后

翻开下眼睑苍白无血色

大肚腩渐显

失眠多梦

抽血时血液粘稠发黑

突然站立头昏眼花,重心不稳定

经常便秘或患痔疮

心烦易生气

肠胃不好,食欲不振

体虚无食欲

经常感到乏力

易便秘,便色偏黑

性欲减退

月经量多,每天湿透6片以上维生素巾

 

手脚冰凉,秋冬捂不热被子

 

如果发现自己是潜在或已经属于缺铁人群,那么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真的缺铁,就要立刻开始补铁。尤其是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如果这一人群因缺铁而造成了危害,即使日后补铁也无法恢复。

 

对于缺铁人群的饮食建议

如果您还处于缺铁前两个阶段,此时还没有缺铁的症状发生,说明情况还并不严重,只需要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即可,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

2.       日常膳食要注意荤素搭配,对于缺铁人群,要注意更多地吃一些红肉、肝脏等食物

3.       科学减肥,注意吃动结合,不可舍弃早饭与晚饭

4.       动物性食品中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比如红肉、动物内脏、动物血等

5.       但是鸡蛋和牛奶不能起到补铁的作用

6.       不要指望依靠含铁多的蔬菜补铁,植物性食品铁吸收率很低。但是如果与肉类、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同时食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吸收率

7.       可以吃些铁强化食品,比如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面粉等

 

如果您已经患有缺铁性贫血,除了以上几条,您还需要做到:

 

8.       遵照医嘱治疗,服用铁剂

9.       少吃或不吃浓茶、浓咖啡、粗粮,这些食物都会阻碍铁的吸收

10.   如果您同时还在服用补钙药物,请咨询医生,因为大量的钙会影响铁的吸收

 

另外,如果您是因为消化系统有疾病而引起铁缺乏,还需要同时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否则即便补铁,如果吸收不好或者流失过多,依然无济于事。 

缺铁并非小事,而补铁也并非难事。只要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疾病就会远离我们。

 

 

资料来源:

1.     王兴国,朱耀寰,贫血的饮食与中医调养[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原创博文,媒体转载或刊登请联系本人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常迪

QQ:616574141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zhongmingchang

Email616574141@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