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感动世界(上)
(2009-01-06 09:46:43)
标签:
家人婚姻幸福感动地震财视网情感 |
分类: 《家人》 |
《家人》1月刊:你也可以感动世界
最近,新浪网转载了一家报纸的文章,汶川地震中那个把死去的妻子背回家的男子结婚了。一时间,曾经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的网民们愤怒、忧伤、担心、祝福……构成了一幅当今中国人世相百态的婚恋观,让人深思,让人遐想,让人更加担忧的是那些继续在演绎婚姻家庭的更多的人们。
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上的泥水工吴家芳如今是一位名人,一位感动了世界的四川男人。汶川大地震后,国外有媒体刊登了一张照片,一名男子把在地震中遇难的妻子绑在背上,用摩托车载回家。这张照片名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震撼了世界。
这张照片中的男子就是吴家芳,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妻子和家园的幸存者。2008年11月,他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并且他可能比预想的要提早一年也就是2009年就能重建自己的家园。
带来这一切改变的还是这张照片。
16封求爱信
地震给很多人造成的创伤在短期之内都无法抚平,吴家芳说, “走到哪里都是妻子的身影,脑子里时刻都是她的样子,我感觉她没有离开我。”
自从妻子去世之后,短期之内吴家芳并没有考虑重新组建家庭。尽管妻子的娘家人非常理解他,甚至也劝他要重新找个人结合。破碎的家园、毁灭的家庭,在未来还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都需要有一个女人来与他分担这个“家”的苦乐。
但随着媒体的大量报道,吴家芳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包括很多女性,到2008年11月,商界财视网(http://www.caistv.com/)有来自安徽、四川和广东等多个省市的16个人拿起笔向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吴家芳写信“求爱”。这些人中有公司文员、医院护士,甚至移民香港的内地人。吴家芳对于这些求爱信并未动心,毕竟离地震过后才不到半年的时间,他还没有完全从妻子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一个来自深圳的女子的执著认真重新开启了吴家芳尘封的心灵。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
10月16日,吴家芳接到了一个来自深圳的陌生女子的电话。这个女子自我介绍名叫刘如蓉,成都人,45岁,在深圳的一家公司打工。
刘如蓉也是在报纸和深圳电视上看到了吴家芳的故事,然后被深深打动。于是刘如蓉打电话到深圳电视台,然而,电视台以这是“吴家芳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电话。刘如蓉没有放弃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吴家芳的电话。拿到号码后,刘如蓉立即拨通了吴家芳的电话,坦诚的交流让两人一见如故。
“虽然此前很多人写信过来,有的也打过电话,但觉得她是真的非常地关心我。”吴家芳说。
此后的一两个星期,两个人基本是天天通电话。11月8日,刘玉蓉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第二天回绵竹看看吴家芳。因为此前的印象还主要是通过报纸上的介绍和电话里的沟通,至于生活中吴家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刘如蓉心里也没底。
11月9日,吴家芳先骑摩托再转公交早早地到了成都双流机场,飞机抵达后,刘如蓉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吴家芳。
不过当双方的手第一次握在一起时,刘如蓉却感觉到了一阵阵心痛。由于长年的泥工工作,吴家芳的手脱了几层皮。刘如蓉说,“我当时眼泪就流出来了,以前只听说过他对爱人的真心,这次却感受到了他的辛苦。”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重新开始了一段美丽的故事。
骑着摩托迎来新娘
当刘如蓉坐着摩托车,第一次跨进吴家芳那个被震垮后破碎的家时,她再次被这个“家”的温暖所打动。
这一天,吴家芳去世妻子的娘家人正好都在吴家,事先她们并不知道“三哥”(石华琼在家排第三)要带一个女人回家。
家里所有人都对一个陌生女人的到来没有丝毫的敌意,而是非常热情。刘如蓉说,“她们对我非常的好,把我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
虽然石华琼去世才半年,但是她娘家的妹妹还是非常关心三哥一家的未来,商界财视网(http://www.caistv.com/)他们并不介意三哥重新找个伴侣,同时他们还邀请刘如蓉多住几天。石家的宽容与理解让刘如蓉感觉到了安心与温暖。
刘如蓉坦承,虽然见到了吴家芳,但是此时,双方都还没有进一步的打算。
然而,经过一个星期的短暂接触,两个原本陌生的人感觉彼此已经有了依赖。当刘如蓉10天假期结束就要回到深圳时,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结婚。
18日,刘如蓉和吴家芳在当地民政局登记结婚。没有喜宴,没有婚礼,地震后的结合来得有些简朴但又如此的实在。
“我看中的是吴家芳这个人,他对以前的妻子能那样的好,相信对我也会一样。”刘如蓉说,虽然自己也觉得婚结得有些“太快”,但是她相信缘分,不会后悔。
“我现在是一所无有,她还愿意嫁给我,我能随时感觉她关心我,所以我也会永远对她好。”吴家芳说,虽然此前自己从未想过重新结婚的事,但刘如蓉的实在与关心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
在结婚后的第三天,刘如蓉匆忙地回到了深圳,这次她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就是挣钱,希望明年这个时候能把“家”重新建起来。
之后,吴家芳又天天在工地上忙碌着,原本他打算在后年的时候,看能不能把家重新建好,因为建房需要10来万元,国家补贴1.6万元之后,靠他一个人的努力,至少需要两三年才能筹得建房的钱。
现在,他把这个目标提前到明年了,因为现在有了两个人一起努力,重要的是,他想给妻子一个完整的家。
忆亡妻:贫贱不弃 生死不离
“在我最穷的时候,她没有嫌弃我,我就应当用一生来回报她,就要永远对她好。”回忆起遇难的妻子,吴家芳眼里噙着泪水。
吴家芳的选择很正确。23年来,对于贫穷与困苦,石华琼从未抱怨过。在地震前的一个星期,两人坐在一桌吃饭,石华琼突然对着吴家芳说:“来世还要嫁给你。”
说这话时,并没有特别的场景,这是23年数千个日子中太普通的一天。吴家芳事后想来,这句没有来由的话中,难道隐含命运的安排?
5月12日中午,他们仍在一起吃过中饭,石华琼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后又打扮得漂漂亮亮,临出门前又回去拿了一个红色的发夹别在头上。
吴家芳发动摩托车在院子里等着,干完活后的石华琼跳到摩托车的后座,双手紧紧地搂着老公的腰,她要去汉旺镇上为手机充费,吴家芳则要去水泥厂干活。
下午2时28分,一场8级大地震撼天动地,充完值后在茶楼看人打牌的石华琼未能幸免于难。商界财视网(http://www.caistv.com/)
5月14日,吴家芳从家里找来了一套红色的衣服,这也是妻子平时最喜欢的衣服,他要把妻子背回家。
他轻轻地擦掉妻子脸上的灰尘,帮她穿上这套红色的衣服。然后,武警战士一起帮他把石华琼从10多米高的废墟上抬下来。
吴家芳把妻子的手环绕着绑在自己的腰上,脸紧贴着自己的背,这个姿势一如从前。他发动摩托车,背着妻子回家。
地震后的四川,到处是废墟。吴家芳回到破碎的家里,甚至都找不到用来安置妻子的棺木。于是他用家里的存料,亲自动手为妻子做了副棺材。然后,他又把妻子安葬在家门口的地里。
“把她安放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天天看到她了,感觉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100天里,吴家芳没有出过门,天天陪着妻子。
对话吴家芳新婚妻子刘如蓉
记者:怎么想到要去联系他?
刘如蓉:我本来就是成都人,看到他的真实故事后,觉得吴家芳这个人不错,有责任心有责任感。我当初就想,如果要结婚就要找像吴家芳这样的男人。看完关于他的报道后,我对他也有些好奇,觉得应该从朋友的角度去关心一下他,于是想方设法联系上他,但是没想到后来真的会和他结婚。
记者:看中他的是什么?
刘如蓉:我就看中他这个人,看了媒体的报道后,就觉得他对家庭很负责,即使他一无所有,我都无所谓。
记者:此前也没有见过面,见面后的感觉是怎么样?有没有落差?
刘如蓉:当时他到机场来接我,我看到他的那双手,觉得这个男人真是太辛苦了,眼泪就止不住了。当时觉得吴家芳人很朴实,是个不错的男人。我就是想来看看他,看看他地震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家里条件再怎么不好,我也不会嫌弃他。
记者:什么时候想到了要结婚?会不会让人感觉“太快”?
刘如蓉:我们是11月18号领的结婚证。9日见面后,我带他回去见了我的哥哥嫂嫂,哥嫂都不反对,而且很支持,对吴家芳也很热情。我自己也没有反感心理,觉得吴家芳不错。其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是觉得太快了。当时也考虑过,这样会不会太草率。但到今天为止我还是不后悔。即使以后我们有问题,我相信也一定可以沟通解决的,人最需要的是真诚。
记者:别人对于你们的结合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如蓉:乡亲们都很支持,都说只要人好,能关心我,就好。商界财视网(http://www.caistv.com/)
记者:现在一天要通几个电话?两地分居的问题怎么办?
刘如蓉:一天要打两三个电话,都是我给他打。现在我们结婚了,我应该多多关心他。以后我会一年回去一次。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盖房子,苦一点也无所谓。
记者:你在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而他一直在农村生活,怎么协调这种生活方式的差异呢?
刘如蓉:他不对的地方我给他出意见,他能改就行。比如说,我们这次见面时,也有习惯上的不同。他这个人很本分,如果我提出意见,他就改了,他说他会改到让我满意为止。
记者:以后有什么打算?
刘如蓉:先把房子盖好,我已经做好准备了,苦一点也无所谓,两人一起努力,同甘共苦。我相信,日子会一年好过一年。(东方早报简光洲本刊略有删改)
新浪网友评论:
IP:125.95.90.*(广东佛山):
我操!才半年就忘记了前妻!还这么快就找另外的女人了,这种男人是最不能嫁的。
IP:202.106.106.*(北京):
半年可以忘掉很多事情,但是这么快就忘掉了亡妻似乎难以想象。
IP:222.200.137.*(广东广州):
妻子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怎能如此快就忘记,而且这件事有点莫名其妙。
本文由商界传媒官方网站——财视网(www.caistv.com)独家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