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需要有人气。领导的人气是群众对领导的认可程度和支持程度。没有人气,领导就会成为孤家寡人,领导就不成其为领导了。那么,领导如何才会有人气呢?
其一,要有骨气,不要太傲气。
如果一个领导没有骨气,只有傲气,就不会有人气。
骨气与傲气是傲骨之气的两种形式。傲骨之气,在有的人身上,表现为傲气;而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为骨气。
一个领导有傲骨没有傲气,那是再理想不过了,但那也太难了一些。傲骨是内在的东西,傲骨总要通过傲气而有所表现。当然,也有人一副奴才骨头,却傲气十足。我们若能做到多些傲骨,少些傲气也就十分不错了。千万不要把傲气当傲骨。
我们应该葆有的傲气,应该是傲骨之气。艾默生说:“骨气是借助于品格所表现处理的道德准则,有骨气的人是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的良心”。
其二,可以有霸气,不可有匪气。
如果一个领导没有王霸之气,却匪气十足,就不会有人气。
有的领导的精神气的表现就是霸气十足。一个领导可以有些许霸气,但霸气不能太足,不能时时霸气、事事霸气。霸气有两种,一种是王霸之气,另一种是土匪之气。王霸之气,主要表现在危机时刻、重大事件上;土匪之气,则表现在平时的小事上。所以,一个人可以有霸气,但不可有匪气。
霸气有种种表现,如口气、心气、脾气、胆气,等等。霸气太足,一定气势汹汹。心平则气和,心不平则气不和。葆有些许霸气,同时避免匪气,这有赖于内圣修养的工夫。
其三,要心气高、胆气足,不要口气大、脾气大。
如果一个领导没有心气和胆气,却口气和脾气很大,就不会有人气。
心气要高,但不能太高;胆气要足,但不能太足。心气太高,胆气太足,就会把一般人不放在眼里,一般事不放在心里。心气太高的人,往往有心气没力气,心有余而力不足。胆气太足的人,往往有胆气少灵气,有勇无谋。心气太高,胆气太足,本身就是缺乏智慧、谋略的表现。所以,要有心气,但不能太高;要有胆气,但不能太足。反之,如果一个领导没有心气、没有胆气,亦为等下之人,不可与之为伍。
有的领导口气很大、脾气很大,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其实,口气大的人往往没底气,脾气大的人往往没力气。“口气大”、“脾气大”之“气”是虚浮的表现,这样的领导实为等下之人,不可与之为伍。
其四,要涵养浩然之气,不要小家子气。
如果一个领导不涵养浩然之气,没有大家风范,而是很小家子气,就不会有人气。
任何一个人都有人气,只是人气的好坏与大小不同而已。人气是一个人各种“气”的综合的、外在的表现。一个人只有人缘好、人气足,才能做一个好领导。
一个领导不管自身有多少种“气”,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气”。而一个领导有没有人气的关键在于是否大气。
“气”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它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己(灵与肉)的关系,人与天地(环境)的关系。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就是指包含了这三种关系的人与宇宙的关系。
所以,一个人要养气,就要在处理好“灵与肉”、“人与人”、“人与天地”的关系三个方面下工夫。而这三个方面的修养工夫,会集中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出来,那便是人气。
总之,没好气,必没人气;有好气,才会有人气。一个领导如果能够有骨气、心气、胆气,也有点霸气,少点傲气、匪气,小点口气、脾气,能够涵养浩然之气,就必定会有人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