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一直想写,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写的。
在中国人民大学上课已经有一年零两个月了,认识了新闻学院的很多老师,学到了很多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新闻学院的老师对我们很好,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的邮件来往,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心和耐心。
陈力丹教授深夜回复同学的邮件,杨保军老师送给研究生的箴言一度成为佳话。
很多老师在展示他们PPT的时候,都很谨慎,在我们看来,有的老师很“抠门”。他们有的采取飞快的速度切换PPT,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有的不让我们复制TA的PPT,有的不给完整的PPT,有的将PPT转换为不可编辑的PDF格式给我们,还有的不建议我们记录PPT的内容……
有的同学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做,其实老师心理也不愿意这样做,他们是被逼的。我相信在这些老师刚参加工作时,也是很愿意拿自己的课件和同学们分享的。
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现象太严重了,老师制作的课件本来是针对教学用的,最后却以电子文件形式在网上传来传去,甚至被商业化应用。老师能不寒心吗?
老师不可能把自己辛辛苦苦整理的PPT放到网上去,那么是谁传到网上去呢?只可能是TA的学生。
当老师发现已经不能相信TA的学生时,只能狠下心来采取限制PPT的手段了。
我想,作为人大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一定要有保护老师著作权的意识。老师的课件是TA多年教学心得的总结,凝结了他们无数的汗水。我们既然选择了新闻、传播行业,一定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不要侵犯知识产权,不要做有损于自己人格,有损于老师利益,有损于人大教学工作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