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这分享几首喜欢的诗,以及对阅读的一点思考。
首先是喜欢的日本诗人长田弘的诗:
第一次提问
作者:长田弘 译者:猿渡静子
今天,你仰望天空了吗?
天空,是很远很远,还是近在眼前?
云,看起来像什么?
风,又是怎样的味道?
你觉得,美好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
“谢谢”这样的话语,今天你是否说过?
窗外,路边,是什么映入你的眼帘?
挂满雨滴的蜘蛛网,你可曾看见?
走过橡树,走过榉树,你是否曾停下脚步?
街边的树木,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你可曾想过,把它们当作朋友?
你最近一次凝望河川,是什么时候?
最近一次坐在砂石上,坐在草地上,又是哪一天?
“真美啊!”是什么,让你情不自禁发出赞叹?
你能说出,最喜爱的七种花吗?
在你心目中,谁,可以被称为“我们”?
黎明前,你可曾听到鸟儿的声声啼叫?
暮色中,你是否曾向着西方的天空祈祷?
你喜欢几岁时的自己?
今后的岁月,你能否越来越好?
“世界”一词,在你脑海中,呈现出怎样的风景?
此时此地,侧耳倾听,你听到了什么?
沉默,是怎样一种声音?
紧紧闭上双眼,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与回答,此刻的你,需要的是哪一个?
那些必须做的事,你心中是否有了决定?
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你认为,人生的素材有哪些?
对于你自己,对于那些你不认识的人,和不认识你的人,
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在这个轻视语言的时代,
你还会相信语言吗?
我是在
诗中所问的这些问题,简单却重要。在忙碌中,你或许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你觉得,美好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
三年前,有个朋友让我写过一份答卷,其中就有一堆像诗中所问的问题。我最初觉得在日常生活中,突然被要求回答“我最看中的三个价值”、“理想中的一天如何度过”等问题,有些尴尬和不适,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写了答案。写的过程,也是自我了解的过程。
当我写下我理想生活的状态后,我发现,我比我以为的,更在意对工作的胜任和控制程度,更在意亲密关系,想要按自己节奏而非外界要求去工作、玩耍和学习。
最近,偶然有一天,我又打开了当时写的那个回答文档,我发现,当时的不少设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很神奇。
我会觉得,保持问题意识,去思考,去给出自己的问答,是很重要的。当你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幸福感来源哪里”,你再去做那些真的符合你内心需求的事时,执行力和动力都会有所提高。
我还搜到了另外两本长田弘的绘本,叫《天空的绘本》和《森林的绘本》,文字画风都很干净,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
也顺手搜了下他写的其他文字,格外喜欢下面这段:
念书吧,
多念一点书吧,
再多念一点书吧。
不是只有写出来的文字是书,
阳光、星光、鸟鸣、河流的声音,也是书。
山毛榉林子的安静、
农历三月的白色花朵们、
高大孤独的山毛榉树,
也是书。
没有一种东西不是书,
世界就是一本打开的书。
这段话,让我想到昨天在一席看的杨照的演讲《阅读是怎么回事》
杨照先生在演讲中,先指出,阅读最早是和文字、书本联系在一起的。
而文字是无法完美地传递信息。这很容易理解:同样是表现一个女孩很美,电影会直接让你看到她的美貌,而书籍只是用文字告诉你她很美,但具体如何美,你得去想象。
在杨照眼里,无法完美传递信息这一点,正是文字最可贵的地方,“所谓不完美,意味着当我们在面对文字的时候,你就不能够单纯地被动接受讯息,你得要懂这些文字符号。
另外,你还要用自己的经验及感受去解读文字。同一本书,没有两个人读到的经验和感受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文字就没有那么精确。你不动用自己的经验跟感受,就不可能进入到这个文字的世界里。”
他从这一点出发,指出来阅读的本质是“让你用一种主动的专注的方式去看待你生活里所有的东西。”
这也是阅读带给你我最好的东西。
用杨照的话说,“当你阅读,当你去专注的时候,你的整个人、你的感官才会变得敏锐。”
顺着杨先生的话,往下想,为什么感官变敏锐这么重要呢?
我的答案是,这样我们才能有更丰富的感受。
而感受正是我们在这世间所能获得的、最真实的东西。虽然经常有人觉得,感受是虚无缥缈的存在。
你越主动越专注越投入,你能感受到的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在这件事上,上帝老师是很公平的。
你想节约心思和力气,想少投入一点,OK,只是你的感受的丰富、强烈度也会相应少一点。用武志红的话说就是:“投掷肉身这个骰子的时候,轻一点,就可以风险少一些,疼痛少一些,但意义没了;重一点,意义会有,爱恨情仇也都有,风险太大,疼痛也太重。”
想到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好好感受这个世间,不把生命能量投放出去,不创造点什么,未免太浪费呢。
所以去阅读吧,读天地,读众生,读着读着,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能读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