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连子
连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7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1-01-22 19:59:15)
标签:

杂谈

分类: 五年级教案资料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题是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提现出灵活性和综合性。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次试卷的成绩基本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缺,习作水平总体一般。下面就出现的情况作具体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班参加考试人数是9人,总分是658分,均分是73.1分。85-100分有2人,占考试人数的22.2 %。共有2人不及格。后20%平均分47分。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试卷第一项就是给予的卷面分3分,通览整体试卷,多数学生都能做到格式规范、行款整齐、书写美观。个别学生书写仅仅只能做到端正,而不够美观 。

    1、基础题型总体得分比较高。

    基础拾贝部分占32分。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大多数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做到过这几个词语,基本上能拿满分,就是龚银鹏基础欠缺,根本不认识拼音,在这题只得了1.5分。

    第二题错别字订正,全对的打“√”,有三位学生“颇负胜名”的“胜”应为“盛”没有改出来,“千遍一律”的“遍”应为“篇”,有一位学生找出来了,但是字写错了

    第三题按要求改写句子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其中第二小题,修改病句:“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只有两位同学答对了,大部分同学则是直接将“和愉快的心情”去掉,这样改变了原意,按照批改标准,扣掉了一半的分数。第三小题缩句,失分也比较严重,对缩句修改的基本方法有所遗忘,没有缩到最简。

    第四题课文盘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些同学把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忘记了,这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内容。

   2、阅读理解能力欠缺

    本次试卷有两篇课外阅读题,占35分,其中课内阅读15分,课外阅读20分。课内阅读较为简单,错误主要集中于第2小题,学生对“爱慕”的概念模糊,写近义词的时候很多同学写成了“羡慕”。还有第四小题,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很多同学局限于“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没有拓展开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品质呢?其实老师在课堂上提到过。从中可以看出教学课堂训练没有落到实处,学生把握不好。

    课外阅读有一定难度。第5小题对“卑微”的新认识。这道题目比较开放,根据文章意思,概括即可,但是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课文内容,未能联系课内外阅读积累谈看法,简单地停留在原文中的句子去理解。另外部分同学对“卑微”的理解不到位,写偏写错占了大半。

   3、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习作占30分。本次习作是学生较易发挥的题目,结合亲身经历写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基本上能够把事情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少数学生懒于表达,字数不够;还有些学生所举的例子不够典型,且语言不够生动;涂改、错别字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平日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时候,不应只顾教材上的词语,辐射面要广些,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拓宽视野,不能为了考试而去教学。课外阅读材料主题内容深广,学生的阅读分析存在问题,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静心读文,细心答题,仔细检查。而且指导学生读懂所给的文本,体悟文本想要告诉读者什么,自然而然,短文内容、中心很快能领悟;古诗积累不到位导致这次某些题目失分很严重,由于不强制要求默写,学生的错别字特别严重;作文审题不清、中心把握不准、缺乏细节描写,个别学困生错别字、病句较多,且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改进措施

 

    1、建房子要打好地基,同样的,作为语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也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积累和运用,学会概括和提炼,领悟文学的精华所在。

    2、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课本知识,尤其是修改病句、缩句的练习,课外知识的拓展,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提高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书写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炼和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文学修养的灌输和熏陶。

    3、语文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属于“细水长流”,所以学语文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而阅读可以贯穿始终,通过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的学期里,作为语文教师要更好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计划,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和方法,学会从书本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从根本上建构语文博大精深的世界,提高语文成绩和运用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