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中阳来临之前!!!

(2021-04-25 20:57:15)
分类: 股海伏笔-收评篇

写股民看得懂有参考价值的博文!

温馨提示:本人将每天复盘心得全部记录下来,仅供诸位参考。由于股市变化莫测,风险常伴,据此操作出现亏损后果自负,概不负责。请大家在参考上述复盘观点的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才能取得更好的操作成绩!


周五收评《下周有大事发生!!!》这篇文章彻底炸开了!截至目前阅读量5000,点在看732,这已经是近期的新高了。我文中写得非常清楚,和大家玩个小游戏,怡情的那种,输了我在公号或微博上发888元红包,并设置50人可抢,拼手气拼手速。赢了大家赞赏一波,金额不限,凑个人数就行。围观吃瓜群众比较多,都在等着5月前后的结果来临。

 

图片图片

 


今天来一个投票,你认为老伏这次能赢吗?
今天重点讲一下形态比对:其实在前面也有过一段类似这里的走势,都是三重底形态。分别是3220-3202-3209点,第三次冲击趋势线后产生了一次回踩动作,调整结构非常清晰,向下挖了一个坑后开始继续上行。我们注意量能情况,在三重底构造期间,量能一直是萎缩的,最后采取放量突破趋势线。再看看3328点这里的三重底构造情况,分别是3328-3345-3373点,这种形态是比较强的,因为低点一个比一个高,这说明市场明显处于高度控盘中。对比后,我们还发现一点,3209点这个上攻突击趋势线后回踩力度显然比较大,而从3373点突击3494点后的调整却是以横盘方式代替下跌,这足以证明市场根本跌不动,这种拒绝下跌的状态显然是主力高度控盘的结果,一旦蓄势完毕则会“一支穿云箭 千军万马来相见 两副忠义胆,刀山火海提命现”,这种情况还会再现的,并且我认为时间就在假期前后将会出一根中长阳线,这就是所谓的“穿云箭”,我们师母已待!!!

 

 

写在中阳来临之前!!!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今天抽选一个技术问题进行回复,这里重点讲解一下:
MACD是指标当中最伟大的发明。这个指标是每个技术派任何分析体系中百搭的指标,并且是最常用,实战型最强的。MACD和KDJ最大的区别在于灵敏性。MACD迟钝,KDJ则会提前反应,在实战当中MACD可以过滤非常小的波动,而KDJ则会将每一波高低的波峰反应出来。这位老板问的问题是MACD和KDJ背离要以哪个为准?最好的方式是利用两个指标的共振,比如共振超买超卖,共振底背离和顶背离,只有这样胜算会比单个指标的信号更加强烈。但,这个信号一般情况很难出现,如果发现他们不同步的时候,建议以MACD为准,因为他的周期跨度会比KDJ要大一些,容易规避下跌或上涨中的诱空和诱多,所以这个指标是用来衡量大方向的。KDJ因为他的灵敏性比MACD要快,所以一般情况下用他来寻找盘口的买卖点。但,这里面又存在一个问题,涉及分析周期的问题。比如,同样在日线上,MACD只需要观察钝化、顶底背离,超买超卖即可,而最终一个金叉总会对应一个死叉,在这个金叉和死叉的运行周期中,KDJ则会提前反应出金叉和死叉,可往往在实战中,我们发现多数时候,KDJ金叉时买入后指数还存在继续惯性下跌,最后买得太早了,这时候MACD的金叉会延后出现,遇到这种情况时,建议以KDJ金叉作为准备买入的信号,而真正下单买入的信号则最好等MACD金叉,这样可以过滤了KDJ金叉后指数的惯性下跌,同时也更加稳妥的把交易买在最安全的区域。至于每次发生背离时,他所运行的周期有多久,没有固定的对应时间。要是按照波浪理论的解析,这需要看时间和空间的匹配情况。时间短时,空间就会大;空间小时,时间就会长。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完全简化,一个底背离对应一个顶背离,这就是买点对应卖点,而至于底背离后要运行多久时间,这完全取决于顶背离什么时候出现,所以我们确定交易注重盘口信号,要以实际大盘为主,踏浪而行。市场一直在变,教科书上的东西只是告诉你如何更好的去交易,而从来没有告诉你一定要这么去交易。

 

图片图片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国内消息面平静,周一估计高开居多,总之一句话:对当前市场要给予非常大的信心,否则你距离踏空不远了!!!

期待穿云箭的到来!!!


我是你们又爱又恨的老伏,这里不一定会有你喜欢听的话;有技术派追逐的灵魂;也有一位老股民秉着一颗“交易的安全买点”作为核心思想,为大家考虑周全的交易策略;更有一份对交易策略执行力的残缺美!

(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赞赏随意,开心就行)


 

写在中阳来临之前!!!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