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海伏笔:千点牛市之股市又提准,下周暴跌?

(2011-03-19 14:15:19)
标签:

财经

日本

准备金率

伏笔

中国人民银行

分类: 股海伏笔-收评篇
       严正申明:伏笔编写的博文中出现“关注、跟踪、彪升、暴涨、井喷、变盘、异动、节点”等等这些敏感词汇都不属于暗示大家介入或推荐的意思,因为伏笔不具备证券投资推荐资格,因此博文中出现任何对大盘、板块等分析均不代表机构或券商建议,任何股票的出现均不构成推荐之嫌,都是伏笔个人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希望能够以更加直观方法与股友们更好的沟通,所以任何股票出现请大家都不要买入,只是技术交流的模拟举例而已,若有盲从亏损者,后果自负。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对于A股而言,几经波折后,周末又遇重大利空,那么下周该如何走呢?

        正如标题一样,很多朋友看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准备金率,那么就会想到下周大盘又会出现暴跌。其实,伏笔不以为然,原因有三:

        

        1、日本大地震,对中国A股影响尽管相对影响大,但是大盘从最高点3012点跌到2850点,空间达到162点,持续了4个交易日的下跌,可见下跌速度非常之快,而且在上周盘面可以明显看出,盘中任何反抽都无量,市场观望气氛严重,而且下跌却明显放量,这表明日本大地震已经完全将股市中的不坚定资金已经洗出局外,该割的都割了,赚了也走的差不多了,试问股市当前还有多少资金还要走呢?即使有的话,难道还会因为提准的利空再演绎一场日本大地震这样150个点暴跌吗?

 

        2、外围股市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走好迹象,如美股出现了反弹、纽约黄金触底反弹、美元继续进入下跌通道且有加速迹象、而大宗期货整体都出现了回暖迹象,这说明当前市场相对比较稳定。早在本周五之前市场就有加息的预期,而对于准备金率早就已经是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之说了,因此市场先知先觉的资金早就已经得到释放,试问当前股市还能继续暴跌吗?更何况资金面担忧的提高准备金率靶子已经落地,这对市场而言相反是一个重大利好,那些观望资金就更有胆量参与市场的交易了。

 

       3、技术上,周五日线成交量已经出现了结构性地量,这表明下跌空间已经非常小了,这点完全可以从KDJ就可以明显看出来。在3月15号暴跌那天,市场出现了一批神秘资金,这批资金必然不是散户跟风盘或提前抄底的散户资金的行为,在2850点市场突然被拉起来,我想这绝对不会偶然,相信是主力的行为。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2850点市场接下来跌破可能性很小,而后之要反复巩固2850点后将会再次拉起来。试问既然下周一或周二跌到2850点,市场跌幅也非常小了,何以有暴跌之说?

 

      伏笔认为,周末股市又提准,这对当前市场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利好,因为靶子落地解除了资金上的担忧,他们可以逐步回补市场。因此,下周股市不会因为提高准备金率而出现大跌,我认为小跌两天后将会正式出现一波行情。

 

       另外,周五30-60分钟显示明显有一些资金出逃的迹象,因此我认为周一大盘顺着利空及技术压力继续调整可能性比较大,很可能会回抽2850点,但是不要认为会暴跌,这已经成为不符合实际的事情。我反而认为,倘若指数再回2850点,则是最后一次抄底机会。

 

       最后,伏笔仍然继续强调这个时间窗口:下周星期二3月22号。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对股市而言起到非常直观的作用,因为下周行情或将真正进入反击3200点的时刻。本周五没有给出低点要大家抄底,主要也是对周末消息上的担忧,结果这种策略得到了验证,也说明任何操作都要谨慎处理,而不要盲目冲动买进。下周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希望大家有一个好的收获。

 

    我的文章可能要进行改革了,改革的原因是为了让每一个股友看我的博文时,我的博文标题能够时刻提醒大家“2011年是一个大牛市,而且前面从3186点到2667点500点暴跌是为了后期营造一个1000点级别的大反弹行情”。后面,我将会在我每篇博文标题前面加上“千点牛市之”。千点,不能精确是指1000点,只是一个形容词而已,不是一个量词,甚至更多而已。

 

      我希望再千点大反弹正将要面临井喷时,希望大家不要割肉,也不要盲目听信他人所说的“熊市”,这个时候唯一能够做的是坚定自己的信心,明确自己的目标,将眼光看长远,前面才是我们值得去开拓的空间。坚持熬过现在,美好度过将来,2011年将是一个大牛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