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海伏笔:两桶油井喷之大牛市博大论点(股民必看)

(2010-11-12 12:14:38)
标签:

财经

中石化

gb2312

中国石油

楷体

    看完这篇博文,你感觉伏笔讲的确实有道理,希望得到你的“顶博”支持。请在博文左下方按“”即可,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

 

   

    周五大盘判断:预计下午大盘保持低位震荡可能性比较大。收盘仍然跌71个点,伏笔认为下午会有戏剧性一幕产生。全天可能会收出让大家惊叹不已的一根小阴十字星。也就是下午大盘会快速探底回升,一些老龙头个股将会开始快速从深跌逐步翻红

 

 

       中国石油:

               2010年11月11号,中国石油盘中冲击涨停,尾盘回落至7.69%收盘;

               2010年11月12号,中国石油早市盘中最高冲击4.47%,尾盘回落至2.83%报收;

 

               截止今日早市收盘,中国石油两天波动近15%空间。盘中带动大盘上天堂下地狱的走势,而个股却出现全线崩盘的走势。早市收盘近2000只股票处于绿盘状态,跌幅超过5%的达到近1000家,但两市仅有两家跌停,对此杀伤力非常强大,这对市场而言是一个重点的议论话题,对此,伏笔也为此事插上几句:

 

               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络汇总的关于中国石油历史涨停后股市的动态:

               牛市时间段:

               2006年5月12,中国石化一度涨停,5月15继续小幅上涨2.84%后陷入近5个月调整。
               2007年1月9,中石化涨停,随后其进入3个月的调整。
               2007年5月31,中石化涨停,随后经历了1个多月的调整。

 
               熊市时间段:

               2007年10月11,中石化涨停,10月15涨停,沪综指从2007年10月15开始走上漫漫下跌之路。
               2008年4月24,中石化涨停。 4月30,5月21,6月18,9月19也涨停。不过未阻止其下跌。
               2008年11月19,中石化涨停,随后又经历了一波调整。

 

              从2007年10月16号6124点开始,到2008年10月28号1664点截止是属于一个漫长的大熊市。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发现,在大盘正处于熊市趋势阶段中或临近熊市时,这是两桶油为主力掩护出货的表现,所以接下来是进入加速下跌的熊市崩盘时代。而在牛市中,同样两桶油涨停,但是却造就了牛市的加速前进。

 

              以上分析是根据以上资料汇总的结果。那么,这就意味着大牛市中两桶油涨停是一个结构性的大洗盘,而大洗盘的目的就是为了后期行情更好的进行拉升做准备的。回到现在,从2573点到到昨天的3186点,运行周期是31个交易日,仅仅只有一个月时间大盘就井喷600个点空间。可想而知积累了多么强大的抛压,这也就成为了昨天和今日为何主力利用两桶油的拉升进行大洗盘原因。

 

              可能大家还不是很清楚,为何主力利用两桶油进行大洗盘呢?首先,这波牛市前期是一个漫长的小牛阶段,是属于慢牛的不温不火的趋势。大家并没有享受到像近期垂直式的井喷大牛市感觉,所以对于两桶油的拉升仍然会以08年大熊市的思维来对待,这样随着思维上的条件发射就认为是主力拉动两桶油进行大出货,后面必然会大跌。但是,反过来想想,根据我们以上的资料分析,若在熊市中这种行为是正确之举,但是在牛市则要在原基础上要更加要乐观点对待。

 

              能够将两桶油两个交易日拉动15%空间,其中一日是涨停的,这需要多少资金。前面这波行情的拉升主力所得到的利润还不足这两天两桶油这种疯狂之举所消耗浪费的资金。所以,我们还可以资金面去考虑这个问题也能说明两桶油的涨停并非代表主力出货,而是一个大洗盘,主力动用这么大的资金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后期的利润最大化。只要把大多数人洗出来,这样才能让自己利润最大化。

   

              所以,两桶油的拉升是牛市最好的洗盘工具,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式了。那怕是重大利空都不可能达到这种力度。因此,大牛市两桶油的拉升,无论是从历史、技术、心理和资金等等分析去考虑,都不是行情见顶的标志,相反更能说明大牛市确认的体现,也代表一波更猛烈的行情即将井喷。

 

             伏笔不具备证券投资推荐资格,因此博文中出现任何对大盘、板块等分析均不代表机构或券商建议,任何股票的出现均不构成推荐之嫌,都是伏笔个人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希望能够以更加直观方法与股友们更好的沟通,所以任何股票出现请大家都不要买入,只是技术交流的实战举例而已,若有盲从亏损者,后果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