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为主义》读书笔记- -

(2008-11-24 21:47:0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思索

一、早期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behaviorism),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 Watson)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

 

按行为主义的主张,不但反对结构主义的心理结构与意识元素观念,而且,根本就不同意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将意识当做心理学研究之主题。行为主义的主张:(1)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2)构成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3)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4)经由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像此种纯粹以客观的客观为标准的行为主义取向,被人称为激进行为主义(radical behaviorism)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

 

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他采用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测验法等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的感觉、情绪、思维、人格等方面的理论,并提出了学习上的频因律、近因律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推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华生竭力主张用客观化的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可观察行为。这就从总体上强调了研究对象的客观化和研究方法的客观化。这种主张对于心理学来说,虽然过于偏激,但是,它对于彻底清除传统的意识和内容心理学的主观性、繁琐性、神秘性和因袭性来说,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行为主义心理学推动了学习理论的研究。由于华生主张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要预测、控制和塑造有机体的行为,而行为的改变和塑造都是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的。
3
.华生坚决主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化,反对内省法。这无疑推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进程。

 

二、新行为主义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新行为主义大家——斯金纳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主要贡献在于他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斯金纳还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对人的研究,他认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其一生中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1938)、《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言语行为》(1957)、《强化程序》(1957)、《教学技术》(1968)、《关于行为主义》(1974)、《超越自由和尊严》(197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