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市场和投资的思考

(2011-10-12 12:50:40)
标签:

股票市场

价值投资

研究思考

杂谈

股票

分类: 投资哲学

结合当前的市场,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可以适当参与配置金融地产的修复机会?我昨天跟中信证券保险研究员(兄弟人非常直爽,是我很喜欢的类型,憎恶分明,观点明确,自信满满)深聊了一下,经历真的比什么都重要,聪明不聪明是次要的,他起初入行太保公司,干过很多部门,又是精算师出身,基本可以算行家,转战到证券行业不到一年,坚决看多保险,当时银行保险就已经低迷很久了,不管是EV还是NBV(新业务价值)都已经相当低了,但是没想到地平线之下还有地下室,至于地下室下面是否还有地窖,我初步能看到。他没想到的是银行的高息揽储(银行理财产品)极大的吸引了众多新单投资者和续保的人都不再购买,因为收益率实在低得只剩下不到2%,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用于放高利贷)达到7%以上,差距明显,诱惑十足,这种状态将维持很长时间(至少还有一年),他说银行根本就不卖(自己的储蓄任务都完不成)保险了,固然保险费收益对于银行还比较不错。所以股市的持续疲软和阴跌令此兄弟深刻理解:宏观背景不好(紧缩导致资金利率上行,资金资源有限,各渠道抢占市场的唯一法宝就是比谁预期收益率高,基金公司现在的劣势暴露无疑)的情况下像平安保险这么优秀的公司,现金流充沛,金融平台已经搭建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个险(很多品种)都难以抵挡强周期的影响,销售不畅,受益率下降(资金中的80%要投资债券、15%-20%的比例要投资股票和基金),是无法控制的。经历完整周期,甚至多经历几个完整周期对于投资而言,都是绝等好事,安全边际和购买行动的决策能力在此时就显出经历的重要性,否则你就人云亦云,随着市场的K线图起起落落,而公司的经营本质和管理层的稳健出色,我们都丝毫不察觉,也不愿意去努力找人脉、托关系和私访来调研清楚。好的投资经理一定是好的投资经历和好的分析师的结合。这个分析师不是证券分析师,而是企业分析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