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从2003年开始到2009年创造了7年股价上涨30倍的神话,但是从今天公布的年报看出公司已经步入了缓步增长期,管理层也没有了往日的霸气,将今年的营收目标定为增长8%,净利润增长13%,也就是说过去三年的最低30%的净利润增速将告一段落,难怪私募现在已经发表言论讲“已经向上看到公司发展的天花板,顶多五年内再翻一倍”。
以公募为代表的富国基金和汇添富基金都是茅台价值投资操作的前行部队,对于茅台可谓是驾轻就熟,而且是见证了这几年茅台的高增长神话,但现在也开始了大幅度减持动作,表明对于公司未来的高增长不确定,甚至否定。但是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在没有深度调研和长期跟踪的情况下,还是被茅台的酒香所陶醉,希望它的成长神话能够在今后几年再浮现。肯定的是,茅台从08年经历金融危机开始,公司整体利润贡献度和增长速度呈现下滑趋势,直到09年的财报显示净利润增长率只有区区13%,整体毛利率同比显著降低3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下降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同比大幅上升30%,营业费用也高了20%,说明公司为了扩大销售和维护品牌形象,加大营销力度和广告费用投入,还有去年下半年的税费大幅上升也是部分原因。而对比五粮液、古井贡、水井坊和山西汾酒等公司的高成长而言,茅台未来三年的股价绝对涨幅将十分有限,给予它的高估值(一直保持30倍以上)将会随着公司业绩的低速增长(保持收入增长约10%,净利润增长约15%)趋于回落,今后保持再20倍左右将是大概率事件,毕竟现在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非常理性和追逐高成长,如果不能实现高成长,将会被减持甚至调出投资组合,“压箱底”的做法只可能被少数“大小非”所持有,毕竟他们持有成本低,比重高,现金分红多。好公司的发展速度,是好还是不好,有时候连公司管理层也想象不到的。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茅台所处白酒行业的竞争实在太过残酷,有名有暗,有黑也有白,特别是像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古井贡和山西汾酒等强势品牌的快速崛起和在高端白酒市场的争夺则是贵州茅台业绩的飞速增长终止的一种解释,而且五粮液也开始涉足酱香酒的生产和销售。另一种解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中产阶级人群都集中在70、80年代,喝酒要喝好酒,而高端白酒对于这些消费群体而言并不是非喝不可,他们更喜欢追求高品位和浪漫的红酒、洋酒和啤酒等品种,而且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于白酒有抵触作用。可以肯定一点,人口红利的增长和城镇化进度将加快这种消费趋势的确立。
茅台还会稳步前行,而且千年文化和国酒称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替代和磨平的。茅台的成功归功于公司自身成功的经营和天然的垄断特性,中国市场消费习惯的转变会改变部分,但是中国“物以稀为贵”的特性将决定茅台成为轩尼诗、LV和Channel都是非常有希望的,毕竟还有国外市场亟待拓展,限量版的奢侈路线肯定是完全正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