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自问!
随着瑜伽慢慢深入人心,被大众接受和热爱的同时,瑜伽教练的培训机构也雨后春笋般逐渐生成,短短几年时间,各类瑜伽教练培训广告更是应接不暇地推出在大众眼前。大漠也多次关注过各类培训机构,包括课程设计,授课内容等等。可是我发现,很多学员当初是洋溢着信心和阳光走进瑜伽大门的,可是走出后,却很茫然,甚至对瑜伽更为不解,很多学员在花费高额学费后,却没有从事教练的职业。我也曾经问过一些人:“既然当初一门心思地说喜欢瑜伽,如今为什么放弃了?”结果很多人回答说:“开始的时候,是真的喜欢瑜伽,想走近教练的领域,然而我学习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瑜伽教练。现在把瑜伽当做一种兴趣就可以了!”
“不适合做瑜伽教练!”这就是答案!大漠不禁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那是自己自信心不够,是内心的能量不足的表现。反过来想想,为什么很多学员学会了体式,却丢了自己的心呢?在此,大漠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瑜伽片面地理解为身体的动作。你可以去看看很多培训机构,老师是怎样教会学员的。老师展示一下某个动作,把动作的做法大致讲一遍,再告诉他,你把这些动作讲出来就可以了。于是一群人跟着做动作,自言自语讲动作,动作讲完了,就是学会了,然后再继续讲新动作。如此下去,常用动作讲解掌握了,学员可以说着引导词领着大家上课了,能根据会员的需求编排不同的体式套路了,会营造上课气氛了,于是你等于掌握了一门技巧,就拿到那张所谓瑜伽教练的证书毕业了。
可是很多学员真正走上讲台时,才发现,你面对的会员良莠不齐,不可能完全依照你的引导去练习,也不可能会完全接受你的上课方式,甚至会抗拒新教练,会抱怨你的课程这里不好,那里不舒服。所以,当你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就感觉自己受到打击了,被排挤了,有压力了,就不敢再面对会员了,于是就退下讲台,另谋职业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员本身的信心不足,害怕压力和抵触别人的指责。当一个教练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说这是“个别现象”;两个学员出现这种排斥时,我们说这是“少数人的想法”;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多数人出现了这种情况,那是不是该从教练培训课程中找原因呢?
“瑜伽”是什么?瑜伽是身与心的链接,是相应,是和谐,是控制自我心念的波动 。
可是很多人在学习和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却一味追寻身体,向外探寻瑜伽了。难道你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可以很顺手地做几个高难度动作了,就可以自称为“瑜伽老师”了吗?充其量你就是在借助瑜伽体式展示自己,外在形式展露锋芒,就是内在能量缺失的表现。或者说,你是在用浮华的东西,掩盖自己内在的不足。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其实是一种沉淀,一种积蓄,那内敛的精华,才是最深沉最宝贵的能量。内敛更是自我内心信心的力量,那是最坚不可破的。
那么自信又从哪里来?自信是知识的积累,是内在智慧的提升,是一种历练后的光芒。很多人找不到自信,不是本身没有悟性,而是因为内心浮躁不定,杂念思虑过重,患得患失,抑郁成了心魔。这样的魔障太多,就如同一团乌云遮蔽了月亮,月亮的光芒也就消沉黯淡了。乌云散去,光芒自然展现。
为人师者,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帮助学生找到内心力量的积蓄点,引导学生真正从深层角度去认知瑜伽,当学生在认知中学会改变自己了,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去引导别人,教授别人。
大漠遇到不少教练,自己带课好几年了,还是一副心浮气躁,遇事不冷静,争强好胜的样子。你自己都没办法改变自己,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你又怎么去引导别人认知生活,剖析自我呢?他们一提到这种事情,就会叹气说:“哎,说得好听,哪有那么好放下,那么好控制的?”其实不是不好控制,是你自己没有控制和驾驭自己的能量,是你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学到瑜伽内在的知识,是你自己根本不懂得自己学的是什么,不懂得瑜伽究竟是什么。说白了,你只学到了瑜伽仅有的一点皮毛,可怜这几年只在皮毛上做功夫,在皮毛上标榜和展示自己了。所以瑜伽的教授是项大的课题,并非几个动作可以诠释的概念。
简单来说,你在学习一个瑜伽体式的时候,可以把这个体式从头到脚扣着骨骼缝儿讲解得清清楚楚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个体式对身体或心灵的作用呢?或者说,你在做某个体式的时候,又是否想过,这个体式一伸一展之中,要渗透进去怎样的思维逻辑,怎样的呼吸方式,才会更好地和身体契合在一起,而达到体式本身对身体内外的积极调整呢?或者说,你的能量是如何来的,你又如何将能量运用在脏腑之中,运用进思想之内的呢?
估计很少人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吧!就拿最简单的摩天式来剖析。吸气,向上伸展身体,是积蓄力量,打开胸腔,是接纳外在能量和信息的过程;可是呼气伸展手臂,则是静力拉伸,进一步在放松气血过程中去舒展身体的力量。吸气挺拔身体,培养积极阳光的热情;呼气落下手臂,则是含蓄内敛,在获得后放下的历程。如此,气血推进身体深层,丰富内在的感知力,内心稳定后获得新的沉淀,这便是内外的调整。于是你在多次体会中,感觉到了呼吸所带来的愉悦,在呼吸中进一步专注,在专注力中,你便生出了明智,生出了安静,安静中生出了沉稳的力量。把这样的力量带进课程中,针对不同会员的不同心态去调整,你就可以在谈吐之间,以气定神闲的方式,应外界万变了!
再比如说,很多人在做一些涉及柔韧练习的体式会害怕,会恐慌,因为保持过程很痛苦。于是就开始抗拒,越抗拒,就越心浮气躁,心乱了,没有内敛的支撑,气就会散去,气一散,血就没有了气的统摄,无法达到你要伸展的部位,于是,痛的地方只会越来越痛。痛从何处来?痛从无痛来!无痛从何处来?从觉知的心中来!心在哪里?在你的意识之内!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不抗拒这种痛,把它当做你练习过程中,陪伴你的一个朋友,去接纳它,去感知它,去包容它,静下心灵和它对话,在对话中,去深入它,了解它。觉知一种痛的同时,又是一种品析的过程。这样,你会爱上这样的陪伴,不对抗,不排斥,心便是自由的,便是收放有度的。当这样的练习慢慢积累,你在适应中,练就了自己敢于接受,敢于包容的内心,那么你在面对别人的指责时,你还会抗拒和害怕吗?或许你会淡然一笑,告诉自己,别人的指责和批评是度化我提升我的过程,我该感恩这样的关注,否则我怎么成长呢?是不是呀?
所以,大漠不禁要说,做为培训机构的老师,是否真正从内在积累了经验和丰富的知识后,再去传授别人知识呢?那么作为学员,你在学习瑜伽后,真得有信心和有耐力去面对压迫了吗?你真得可以做到适度调整自己的内心了吗?如果没有,我只能说,你还没有毕业!
大漠老师公众号DAMOYOGA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