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7-27 楼市的七月开盘和比利牛斯山地图
(2013-04-30 17:37:54)
标签:
则非 |
周末看到一则新闻“本周杭城六楼盘开盘,千余套房源上市”。
想起多年前读到的一个管理学经典故事,“一次位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的崇山峻岭中的军事行动。带领匈牙利军队某分队的年轻上尉派出了一支侦察小组深入冰山雪岭。不料,暴风雪开始了,一直持续了两天,小组人员没有回来,上尉非常担心,以为这些侦查员恐怕活不了了。但是第三天,侦查小组居然奇迹般地生还了。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当初侦察小组认为自己迷路了,正准备听天由命的时候,他们当中有个人突然在口袋里发现一张地图。大家冷静下来,安营扎寨,熬过暴风雪后,利用地图,找到了自己的方位,然后安全返回了。上尉把地图要了过来,仔细一看,无比惊讶地发现,这其实并不是阿尔卑斯山的地图,而是一张比利牛斯山的地图!”
目前的楼市可以说也是处于风雪天气中了,虽然杭州似乎还没有像深圳、广州那般的激烈。但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压力,前些天策略公司在提供的方案中,引用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诗句,压力可见一斑。在这样的变局下,主动式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这些自诩为业内人、策划人的并不是上帝,能站在天上将一切都看得很清楚。像困于风雪中的队员一样,我们往往只能根据取得的某些线索来对市场做出判断,而地图的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朝一个大致方向努力、行动的勇气。当我们根据这个判断采取行动时,市场往往就被我们的行为所塑造。我们可以看到,在7月份传统淡季的时候主动开盘,市场并没有完全投来完全冷漠的脸,大部分楼盘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了主动跨出去的脚步,在后续的跟进中,我们的判断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一些调整,“几经反复之后,就达到了判断和真相间的一致,这就是比利牛斯山地图效应”。
著名的经济学者,美国人明茨伯格和昆恩在《策略过程》一书中指出,策略制定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用短期、中期、长期的计划方式来制定的静态策略。对于我们这些负责公司营销的人士来说,保持策略的应变能力,保持策略的依次演进,使项目对楼市整体环境的变化有快速的应变能力,这是在08下半年需要提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