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总有人说,旅行要看季节,我却不在乎。有人喜欢去看一些季节性的东西,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一些固定不变的风景,这样旅行计划不会因为季节或者是突然变化的天气而影响心情。 很久以前,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处于原始森林与沼泽树木的覆盖之中,靠近北海的荷兰,地势低洼,沼泽湖泊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正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荷兰人饱受海潮的侵蚀,为了生存,荷兰人开始想办法。由于海边,海风猛烈,他们建造起了风车用来抽水,并且围堤筑坝,开始和大海抢土地,在现在的大城市,都是寸土寸金,在当时的荷兰,人们早就有了这样的观点。 位于阿姆斯特丹北部20公里处,还保留着一处风车村,虽然有些俗气,但风车终究是荷兰的标志,现在在风车村里的风车已经不是为了人们的基本生活而存在, 工业时代已经过去多年,风车,早已经成了过去时。
在西班牙,和堂吉坷德战斗过的la mancha地区的风车,现在依然矗立成排,成为了游客们眼中的风景,而西班牙人,似乎有很多已经忘记了那段历史,以及堂吉坷德的那种骑士精神。
不同于西班牙人,荷兰人一直把风车作为自己国家发展的功臣,为了纪念给这个国家带来很多很多的风车们,荷兰人把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定为风车日,这一天,全荷兰所有的风车会一齐转动。可惜这次没有机会去看了。
实际上那天的天气不是太好,老天爷非常不给面子,到我临走的时候才露出一点笑容,因此我觉得还是用倒叙来讲述我在风车村不到3个小时的经历。
我的光头造型再次登场,一贯的没有笑容,阳光很刺眼,荷兰的天气就像个小孩,阴晴不定,你永远不能为早上睁眼看到的阳光而感叹今天真是个好天气。
风车们依旧在海风猛烈的鼓舞之下,不停地转动着。 荷兰人将村中的房子用水道相隔,再加上荷兰人又是极为优秀的园丁,这样的村庄风格真是可爱极了。 虽然是阴天,从颜色上也掩盖不住春天的脚步 当乌云被海风吹散,虽然太阳依然被挡在云层之后,但蓝天倒影在水中的颜色已经很明显了,没有阳光照射的芦苇,失去了平时的金黄色。
我依旧是搜集全世界天鹅的照片,在欧洲,天鹅几乎是随处可见,不过数量没有鸽子那么多了,但这也是玩笑话。
荷兰式的木鞋,随处可见,当我回去仔细看照片以后,才发现脚上沾了一陀牛粪。。。虽然我非常勉强地挤出了一丝笑容。。。。
店外的小花坛里插着几支小风车,虽然不能把大的带走,买几支小的回去还是比较靠谱的。
之前阴天的时候,立在水道边上的小风车,依旧是无精打采的,被固定住的风车,任凭风再猛烈的吹,都不为所动,不会转的风车,是悲哀的。
碰到两个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帮我拍的照片,这里真的特别受亚洲人欢迎。其实我们就是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而来的,哈哈。
风车村依然有很多居民居住,虽然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这里的人还是会躲在自己的房子里过着安静清闲的生活,同时不忘了在自己的院子里搭建几座小风车。
上面写的是荷兰语,我猜测是内有凶犬,慎入。
芦苇丛中,两个小孩不知道在干什么
走近一看,才发现他们在用铲子去捞水中的垃圾。
这个风车,是可以登上去的,不过要付2欧元的费用,收费的老太太很友好,而在出口处,还有热巧克力卖,今天天气非常冷,很多人在海风吹拂中瑟瑟发抖,所以很多团缩在出口的人并不是去看风车了,而是为了喝一杯热巧克力暖身子。
风车的转动,带动着沉重的磨盘,而这个风车作坊的作用,就是研磨石灰
长时间的作业,这里早已经是厚厚的一层灰,沿着陡峭的木楼梯,还有穿着木鞋的工人咔嗒咔嗒的上来下去。
齿轮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带动着我们进步。
路边的小店
我喜欢那种正面很平的房子,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觉。村里看到更多的是游客,由于是阴天的缘故,好像也有一些压抑。
作为荷兰的标志,这也是这块土地上为数不多的一块小小的自留地了,纪念风车的过往,这才是象征的意义。
几乎是一样的角度,荷兰,还是适合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下。
说到这里,我已经完成了15天的旅行,有些开始“疲倦”欧洲,虽然这次走的比较闲散,但北欧高昂的物价还是让我吃不消。时间长了,我倒是更喜欢去看一些自然风光,或者是一些包含历史故事的地方,南美和东南亚,在近期,离我还太遥远,不过自己还年轻,还能多跑跑。
现在的时间,依旧要在漫长的等待中渡过,挪威人,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冷,今晚--马德里。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