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2009-12-21 06:40:46)
标签:

摩托日记

山谷

石堆

风沙

卡法亚特

阿根廷

分类: 神奇的南美之旅

曾经,有一个男人叫切·格瓦拉;曾经,有一部电影叫《摩托日记》;曾经,有一个男人休学一年骑着摩托车环游南美洲,他的故事被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拍成了电影。他是一个传奇,是一个偶像,他就是切·格瓦拉,那部电影就是《摩托日记》。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追寻切格瓦拉的足迹,40号大路,切格瓦拉的摩托日记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作为古巴的民族英雄,切在很多人心中是一个永恒的偶像,是革命的象征。无数的热血愤青,穿着印有切头像的T恤。我是一个无信仰主义者,但切,是我敬佩的一个人。

切在结束他的旅行后,曾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写下这些日记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

在南美阿根廷的一个月,时间的急促,一直是我的一个遗憾。在前往南美之前,我对这片神奇的大陆一无所知,在一个月南美之行结束以后,我总是对身边的朋友说,一个人如果一辈子不去南美一趟,那是他一生的遗憾。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卡法亚特峡谷

卡法亚特,是一个海拔1600米高的小城,它同时也位于卡法亚特峡谷的入口。这座非常不起眼的小城,却有着阿根廷最好的葡萄酒庄园区,如火星地表一般的卡法亚特峡谷,以及重叠的群山,这里提供着人生中的两件乐事,喝酒和探索大自然。作为一个旅人,这岂不是一种天赐的享受。

旅店的老板非常的好客,不但担当着导游的角色,还组织大家进行各种活动。因为是通往北部重镇萨尔塔的必经之路,这座小镇充满了法国的背包客,因为萨尔塔是法国背包客在阿根廷的一个聚集地,虽然是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成天充斥在耳边的法语,不禁让人有点厌烦。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很多人来卡法亚特,都是冲着卡法亚特峡谷来的,这座奇特的峡谷,给小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沿着RN68号公路,你可以选择骑行或者是乘车,如果要走到卡法亚特峡谷的最有名的景点——恶魔的咽喉,凭步行是不可能的,盘旋上升的公路,下午骇人的风沙,让爱好徒步的行者无法将想法化为实际。

热情的导游准备好了水、咖啡以及传统的马代茶(巴拉圭茶,是南美人普遍的饮品之一)。在悠扬的南美民间音乐声中,车速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之前长途旅行的倦意也随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而消逝。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68号公路,是通往萨尔塔的主干道,而沿途的风景则由风常年侵蚀而形成的峡谷组成,各式各样的风蚀岩,在路的两旁交错纵横。由于是开车,我们很快就到了第一个停靠点。在这之前,阿根廷的山景已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正如阿根廷首都的名字一样,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在西班牙语里是好天气的意思,一直陪伴着我们的好天气,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好心情。被冬日阳光笼罩着的一座座山峰,总是能使我们脸上挂着持久的笑容。令人诧异的红色砂土,顽强的旱地植物,以及在地理课本上看到的风蚀岩,如同火星一般。映照在眼里的是干燥荒芜以及一块块怪石,想象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胆的给一块块石头取着名字,我们一个个成年人好似都回到了孩提时代。讨厌的大风令人不得不戴上抵御甲流感的口罩,很难想像如果是徒步或者是骑行的艰难。女孩们都顶着一头被风吹的凌乱的头发开心地拍着照,在这样的强烈风沙长年累月地冲蚀下,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也就无需再重复了。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卡法亚特峡谷
第二个停靠点就在公路的对面,导游对我说,我们去看一条河。我很疑惑,这如此荒凉的地方,居然会有一条河?下了公路,视野如同在非洲草原上一般开阔,干涸的地表呈现着一块块龟裂,一条半米宽的小溪,串流在这片荒原上,不过对面的红色风蚀岩岩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非常醒目。我不禁开始佩服导游的忽悠能力,话说忽悠,这也是做导游的必修课。走了没几步,随着大家发出的惊叹声中,我不得不收回了我的这句话,在我眼前,确实出现了一条河,如果没有蜻蜓点水的功力,我想可没那么容易跨过去,这时候的导游瞅瞅我,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的笑容。因为是开阔地,风刮得极其猛烈,我只有将三脚架上的铁钉拔出来才能进行拍摄,在被下午三点钟的阳光照耀的通红的风蚀山下,一排长青植物顽强地生长在水边,每天都那么从容的面对着着风沙。有山有水,红衬绿,虽然没有中国山水画诗一般的意境,这样的粗旷,却有别样的滋味。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只有鬼斧神工才能形容眼前的自然杰作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第三个停靠点,没有什么壮观的自然风光,只能说它是大自然的又一个奇迹,在公路的边上,耸立着一根巨大的风蚀岩柱,这座被称为方尖石塔的风蚀岩柱,有点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七九方尖碑含沙射影之嫌,可没人知道它存在了多少年,但起初它却源于当地的人们对生殖的膜拜,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它却有了今天的这个名字。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荒袤的大峡谷让人生出悲壮的情怀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在这里 风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当车开到了第四个停靠点,没有了大片红色的风蚀岩,云压得很低,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微微泛红的山体,夹杂着一层层叠积的岩石,不再是单一的红色、绿色、土黄、橙黄,如同千层饼似的一层层叠加,在远处看,就像镶嵌在山间的一条色彩斑斓的走廊,在乱石堆中行走如同在青海无人的荒漠,在石堆上艰难的攀爬,最后到达小山顶部,张开双臂,抬着头,让狂风吹抚着早已凌乱的头发,那是一种世间唯我的感觉,在这一刻,没有什么比享受这感觉更重要。也许,这才是追寻已久的自己。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奇特的“灵魂之谷”,当我们抵达时,阴沉的黄昏,是灰暗的,没有阳光,也许是低沉的乌云,掩盖了本该耀眼的夕阳,灵魂之谷与天空的巨大明暗对比,让我产生了重回这里的念头,因为我很好奇,阳光入射进谷里,是如此的景象。入口处的斜坡,如果说是被愤怒的魔鬼用巨剑劈开,那谷内的墙壁只能说是风中夹杂的怨灵们咆哮所留下的痕迹。从地理的角度说,这个山谷是由常年风蚀形成,谷壁上的纹路,形成了一幅立体图像,仔细凝视,你会感觉这里是无限延伸的,时间会不知不觉的流逝,灵魂也仿佛在不知不觉的流逝,流浪乐手在山谷里奏起了民间音乐,山谷中回荡着悠扬的乐声,陶醉在一切中的我无法移动脚步。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卡法亚特峡谷

朋友们的叫声把我唤醒,夜幕已经悄悄露出了自己的衣角,这时,还剩下最后一个停靠点,也就是被称为恶魔的咽喉的山谷,几分钟的车程之后,我们停在了山谷前。冬季阿根廷昼夜的温差,让每个人都感到了一丝寒意,一种对大自然的膜拜,却使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念。在乱石生堆的入口处,一面几乎是九十度的山壁对着我们,朋友们都开始了攀爬,我无法丢下身上大量的摄影器材以及三脚架,当我尝试爬进那个恶魔之口以后,我发现要单手爬到恶魔的咽喉是不可能的,我只能放弃了攀爬。不到十分钟,我听见同伴们兴奋地喊叫时,我知道,他们成功了!最后一个点,也是我的一个遗憾,没有完美的旅程,遗憾会化为记忆,也会化为一种思念,同时也是一种信念,我会时刻告诉自己,卡法亚特,我会再回来的。这有点孩子气的想法,却让我记住了这个给我带来无限惊喜的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切死了,他是伟大的人。他做过的事,走过的路,很多人都记着。摩托的痕迹已经随着岁月逐渐淡去,感受是自己的,在人生的旅程中,没有永远的追寻,也不会总是忘记,旅行的过程是一种思考,而旅程的感悟,是人的一种蜕变。摩托的痕迹,不在记忆指出的那里,而在自己的心里。也许,在日后的某一天,我也会对人们说: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

 

(版权声明:本文刊登在《东方》文化周刊2009年第44期,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阿根廷】追寻切•格瓦拉摩托的轨迹穿行峡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