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武鸣河寻源之旅。。。
上周得到行家"卡露"兄弟的指点,知道“龙突”只是地下河出口,源头还在几公里N座山的另一边,,,依然先靠谷歌地图查找,很容易寻到武鸣河源头应有两处,均发自大明山:
一是出自水锦峡谷(地图13),即“水锦顺庄风景区”; 另一处是出自里民峡谷(地图14)-里民水库-古零镇。
两源向北流约十公里后,在s52高速路古零服务区附近的全兰屯和伏槽屯,分别从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实现地形上跨流域"逆袭"。
《回首白云低-读懂大明山读懂广西历史》预计下月正式出版,此书正是以大明山为轴线,叙述广西三千年历史进程,,,“瓯骆分界,滇楚文汇,秦汉岭表,唐宋化外,明清入流,现代融合”正是大明山在广西历史地理的写照。


过了风电场入口,就是大明山下古隘口~乐江隘(地图7 罗降隘,乐羌隘)。
《清一统志·思恩府》: 罗降隘
“在古零土司南三十里,接武缘县界。有兵防守”。。。大明山周边,民国前又一土流交界处。
民国十八年(1929)的军用地图
比例尺十万分之一 (黄武勋提供)
大明山北端
民国前状况图
(黄武勋制作)

Y404县道前两年修成二级路,徒峭阴森的隘口气息消失,阳光大道了。

大明山主体山脉约76公里,历史上有四个重要的隘口,从北到南 清水关(里民)、罗降隘(乐江隘)、黎口隘(镆铘古道)、昆仑关。前两个是地方性(汉土交流)通道,后两个是国家干道甚至国际干道,,,1939年发生中曰昆仑关大战正因如此。

说回分水岭,按地理规律,过了这隘口的水应流向红水河,事实上则流向了武鸣河-右江邕江,,,事有特殊-因地下河。

隘口东边即是源头之一的水锦沟(地图13),两源头之一,远处风电下的山沟即是。我们下次再细访,先去看落水洞。
叙述区域示意图

果然了得,一条湍急的小河直接消失在山洞中。
退出几百米到大路,可以清楚看到十公里外的大明山北端(地图13)。
这是另一条河,源自大明山水锦峡谷(地图13)??河。
路的尽头是马山县古零镇新黄村伏槽屯,几户邓姓汉族十几户蓝姓壮族的小山村。
村边竹丛乱草中...
河流消失在二十米深的乱石坑中。
今天中元节,司令在办公室埋头此文,只得见这前些天的鸭子。
水塔院子是s52高速路古零服务区,,,驴式考察总是很多的意外与惊喜。
还计划外得知,此"岩卢"水(地图11)汇合水锦峡谷来水,跌入上述伏槽落水洞。是主要水源。

. .
.
.
. .
越寻越多,到地头才知这片约50平方公里区域,有十多处地下河入口和出口,总体走向是东往西,从地下穿过大明山余脉,"逆袭"形成武鸣河源头。有待逐个逐个探清!

天黑前,赶到已跨界"逆袭"的出水口之一岜巴(地图__),,,才知道这一带很出名的"石丰鱼锅"得自此水。
这里是马山县古零镇石丰村岜巴屯,此次探源活动就此结束。。。欧耶!
--en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