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朗行15--坎儿井

(2020-04-15 17:18:33)
标签:

杂谈

分类: 2020伊朗行
     本文部分文字及照片来自博友野生小动物  伊朗11条坎儿井入《世界遗产名录》
,感谢!伊朗行15--坎儿井

~~~~~~~~~~~~~~~~~~~~~~~~~~~~~~~~~~~~~~

伊朗行15--坎儿井

       2020.1.23,从伊斯法罕到亚兹德一路越走越荒漠。公路比想象好太多,双向独立两(三)车道,像极了美西亚利桑那。

伊朗行15--坎儿井
轻松一路,且歌且舞。伊朗行15--坎儿井伊朗行15--坎儿井伊朗行15--坎儿井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将至亚兹德之时,司机阿比把车停在高速路边,告诉我们要带我们去看“@¥&%… 没听懂? 伊朗行15--坎儿井...  但这短短三天,我们与他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他也了解到我们走历史文化路线的倾向 ,,,"OK!"欣然相随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稀疏寸草的大荒漠。

伊朗行15--坎儿井
一眼见到立即明白,这就是传说中的伊朗坎儿井。伊朗行15--坎儿井伊朗行15--坎儿井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2016年,伊朗以“波斯坎儿井Persian Qanat”为题,申遗成功。

伊朗行15--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波斯,分布地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东至中国新疆(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西至摩洛哥。 在阿富汗、中亚等地被称为karez,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在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qanat,其发音都有相近处。

伊朗行15--坎儿井
今日伊朗是世界上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伊朗现有36300条坎儿井,伊朗坎儿井地下渠道总长为217800公里,而地面渠道的总为158268公里(来自360个人图书馆)

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2/3国土几乎系荒漠,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就是缺水,因而坎儿井的发明是生存环境所迫的智慧之物。


伊朗行15--坎儿井

从伊朗的降水分布图和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东部和中部的降水量是最少的,荒漠分布是最多的,所以事实上在这两个地区的坎儿井分布也是最多的。而在其西部和北部地区,由于降水量比较正常,拥有了一些常年有水的河流,所以这部分区域的坎儿井分布就很少。超出我们想象,伊朗西部(两河平原)和北部(里海沿岸)地区盛产优质稻米

伊朗行15--坎儿井

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2016年7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伊朗11条坎儿井成为继波斯花园之后第二个系列性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这也是伊朗第二十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遗迹。

伊朗行15--坎儿井

    2016年新增遗产项目——伊朗波斯坎儿井The Persian Qanat的资料照

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亚兹德省的扎尔钦坎儿井在11条其中(不知是否我们看的这片?)

伊朗行15--坎儿井
     现代亚兹德城市用水主要依靠输水管,从250公里外伊斯法罕附近输送,古老的坎儿井大部分废弃。
  
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坎儿井,人类改造自然的奇迹之一。(网图)

伊朗行15--坎儿井
是伊朗传统农业的命根子。

伊朗行15--坎儿井
    旅行有新发现,长知识。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在坎儿井之前,阿比还带我们进到伊斯法罕省的历史小镇Naein town,,,完全没听说过更不在我们计划中。

 

伊朗行15--坎儿井
 镇中心就有精美的公共水池(也是冰窖),与坎儿井输水系统相连。

伊朗行15--坎儿井
历史上稀缺资源往往被奉为神圣或成为禁忌,水就是古代伊朗最神圣的自然元素之一


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古代神话传说,水是真主在六大创造阶段中第二阶段被创造。

伊朗行15--坎儿井
是真主在创造天空之后还没有创造其他被造物之前被创造的。

伊朗行15--坎儿井
    要道上的纳因土城堡 - 1st Century Narin Castle @ Meybod (梅巴德-美堡-石榴城堡

伊朗行15--坎儿井
      千疮百孔的城墙,还遗留着当年的恢弘。

伊朗行15--坎儿井
     距今两千多年,是伊朗最古老的土坯城堡,也是伊斯兰时代前最重要的城市代表作之一,建成于萨珊王朝(公元224年-651年)。

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写实的苍桑,比现代人造的“古城”力道丰富多了。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已被人们放弃了的千年古城有古老邮局、老客栈,,,残墙断壁依然可以看到昔日的繁华。

伊朗行15--坎儿井
    纳恩新城街头,礼拜时间,,,中东人自律之强之烈,道法自然(也就顺势而为,不太强迫自己刻意改变什么)的东方人不能理解并成为自觉。比如万般苦遇地修巨石金字塔,比如戒律成为神圣的三大宗教(加上拜火教和巴哈伊教则五大宗教)。

伊朗行15--坎儿井
纳恩藏红花 Naein Saffron ,这里还是著名地毯产区,大多数家庭都有地毯积机。

伊朗行15--坎儿井
     Jame Mosque @ Naein 是伊朗最古老的聚礼清真寺,历史可追溯到8世纪,其28米高的宣礼塔也已经屹立了700多年。
  
伊朗行15--坎儿井
清真寺繁复的泥雕据说有千年历史,大部分保存完好。

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印度式的神龛不知有何说法?

伊朗行15--坎儿井
波斯的外衣下,你还可以看到罗马-希腊的影响。

伊朗行15--坎儿井
显然不是富贵之地,沙漠中的艰难生存,以简单的方法也没放弃艺术的追求。
 
伊朗行15--坎儿井
凹一个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其最大的特点是它还有一个地下朝拜的空间,是为教徒们祷告时躲避夏天沙漠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而建造。

伊朗行15--坎儿井
地下讲经堂
 


伊朗行15--坎儿井

地下朝拜空间的透光天窗,由一块大理石盖顶。


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游人不多,只遇到两位浙江姑娘,很是赞叹她们年纪轻轻就游览这需要相当文化积累才能真正看懂的古老国家。短暂相会随意聊聊,她们还真懂不少的。伊朗行15--坎儿井

纳因土城堡遗址 俯瞰整个梅巴德市容(网图),古老交通要道上。

伊朗行15--坎儿井
        亚兹德Yazd拥有5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完整的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受沙漠自然条件影响,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并发明了“风塔”来通风,也称"风塔之城"。


伊朗行15--坎儿井
第一印象是这施茶摊,,,

伊朗行15--坎儿井
在城市入口的清真寺前。

伊朗行15--坎儿井
喝完茶,司令猛然发现这慈眉善目的主持人是位残疾人!伊朗行15--坎儿井

伊朗行15--坎儿井
感动!伊朗行15--坎儿井...立即跑回车上拿了件礼物,双手送他以表敬意!伊朗行15--坎儿井


~~~~~~~~~~~~~~~~~~~~~~~~~~~~~~~~~~~

知识两则:

NO1.坎儿井或者称井穴也称为井渠,通常是指在地下挖掘一条地下水道以便将地下水源引至地面使用。这条地下通道提取地下水源用于农田灌溉和其他用途。这条地下水渠最长可达数千米。最终这条地下水渠中的水被引到地面上的水渠和蓄水池,这些蓄水池也称为涝坝。

坎儿井建筑技术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就在伊朗干旱地区广为流传,这一技术也使得该地区农民在长期干旱无法找到地面水源的情况下仍可进行农业耕种。这一发明在世界享誉盛名之后,从伊朗传播至世界各地,世界其它地区的人民也采用了这一技术。现在从中国到摩洛哥甚至美洲都有许多这样的坎儿井。

坎儿井及其水利结构历史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研究员阿里·阿斯加尔·亚兹迪先生就伊朗坎儿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道:被选为世界遗产的11条伊朗坎儿井从历史、建筑风格、深度、长度以及特征等方面讲,每一条都很独特且无与伦比。这些特点包括坎儿井修建技术方面的一些独特方式,如伊朗的坎儿井是最深、最长和历史最悠久的 

例如,伊朗最深的坎儿井是戈纳巴德镇的坎儿井,该井的竖井深350米,即使是最强的地震至今也没有将其摧毁。伊朗最长的坎儿井是亚兹德省的扎尔钦坎儿井,全长71公里,共有2115个竖井。伊朗蓄水最多的坎儿井是法尔斯省费萨阿克巴尔·阿巴德坎儿井。伊朗最奇特的坎儿井是阿尔德斯坦镇的“濛”双层坎儿井,该井修建于800多年前。该井有共同的井水,但竖井和外观却各不相同。


       


NO2.亚兹德景点

老城区(Old City),

聚礼清真寺(Friday Mosque of Yazd),

风塔(Badgir),

哈尔纳克(Kharanaq),

梅博德(Meybod),

阿米尔乔,

赫马克建筑群(Amir Chakhmaq Complex),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Dowlat Abad Garden),

寂静之塔(Towers of Silence),

鸽子塔,

恰克恰克村(Chak Chak),

梅博德冰屋,亚兹德水博物馆(Yazd Water Museum),

法赫拉季(Fahraj),

納林城堡(Narin Qal'eh),

亚兹德艺术之家(Yazd Art House),

法赫拉季嘉美清真寺(Masjed-e Jameh Fahraj),

琐罗亚兹德教火庙(Zoroastrian Fire Temple of Yazd),

地毯博物馆,梅博德邮局博物馆,

Zein od-Din商栈(Zein od-Din Caravanseray),

库姆圣祠清真寺-恰劳陵,Caravanserai Shah Abbasi,

沙里发巴德村(The Village of Sharifabad),Narain Castel,

萨尔亚兹徳(Saryazd),

哈爾納克駱駝商旅酒店(Kharanagh Citadel Villa),Kushknoo Water Mill

 

 

-- end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