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2018-05-25 17:44:55)
标签:

杂谈

历史

分类: 司令读史


    累累在史籍中读到"桂州至邕州十八驿",然此在当代文献与研究中却完全空白,非常遗憾,显然这是一条已被忘记的历史通道,我们且命名之"瓯骆丝绸之路"。
 
     我们循线追寻…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瓯骆丝绸之路" - 桂州至邕州十八驿
 

1. 雒容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唐  贞观中  析象县地置洛容县,属桂州。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这一路旧州县地,多为唐初设,如柳州、象州、迁江、上林、邕州,从这一史实,也可一窥这条康庄大道的形成。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凭着感觉走,无人深巷里找着翻新重建的县衙门,可见地方也在努力留存一份记忆。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有些意外地寻到保存完整的古码头。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特别说明的是,新县城已移到2公里外,明眼人断知这是古码头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交通方式的改变,从航运到公路到高速公路高铁,古老码头无可避免地沉寂荒废。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留下的诉说也渐行渐远,连主人都换了一波又一波"这大屋原系旧社会军阀起的"。
  

2. 永福县,永福窑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百度: 永福窑,宋代瓷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城厢镇窑田岭一带。产品以烧青瓷为主。有刻花和印花两种装饰。是七十年代新发现的宋代窑址,专烧青瓷,遗物有碗、盏、碟、壶、罐等器,碗里多印缠校、折枝花卉纹饰,釉色较稳定,大都为青黄色,印花碗用迭烧法,碗心都粘有五个支烧痕。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宋代突然出现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源自湖南,形成十几公里的瓷业工业区。元后消失。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瓯骆丝绸之路" - 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影响南到上林,明亮镇亦有类似的宋代青瓷窑发现。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洛清江-"瓯骆丝绸之路" - 桂州至邕州十八驿,故事的轴线。
  
 

3. 永宁州古城, 百寿岩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早上一婉囱菜粉,做个幸福桂林人。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4.5元/三两。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故事支线,西河。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山青水秀静谧之地。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百寿乡,百寿县,古永宁州,汉与苗瑶(猺)交处之地,类似大名鼎鼎的凤凰古城。1952年8月,永福、百寿两县合并,沿用永福县名。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自宋来碑刻不少,您可感受到古时文昌之气。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元朝,赵孟頫"宁寿"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现存永宁州古城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经历537年的风风雨雨。 永宁州古城原为古田县治,明隆庆五年(1571)升为直隶州,称“永宁”,永宁州古城由此而得名。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据称,乃长江以南最完整古城墙。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秦桧,字会之,宋朝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 其父在静江府古县做县令时,秦桧出生当今的永福县百寿镇(永宁州)--静江府古县,就这城里。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没想到吧,俺也才知!历史最有争议的大名人秦桧居然出生在广西。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历史太多需要我们解读与传播。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城里,已残破的昨日辉煌,尚可看到曾经有板有眼"正规得鬼魂"。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点头一笑,热情招呼我们进屋坐坐的刘姓街民,好个风雅怡园。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司令由衷称赞口口声声自称"纯粹农民"的89岁老人- 郎个"腹有诗书气自华"!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时代造成的偏僻,幸运地保存下了一份珍贵遗产。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第一次走,也才知,这条从桂林-融水的S306山区公路,是民国时期修建的战备公路,即时理解这缩短由湘桂入黔距离的战略之举。

有读过清朝雍正征贵州苗族起义,从湖南调集的军队走的是桂林-柳州向南绕老大一圈,然后调头沿融江北上入贵州。即从"瓯骆丝绸之路"转向古牂牁道,古代水运必须这么走。


   4. 李宗仁故居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盘过深山,豁然开朗,阳光明媚山水清音,好一派虎踞龙盘的风水吉地。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距桂林市约30公里的临桂区两江镇浪头村。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民初中西结合的建筑,很像黄浦军校的格局与风格,不愧是新式革命军人。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另一位新桂系巨头白崇禧故居,离这也就小三十公里, 临桂区会仙镇山尾村。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及第”,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陈继昌,祖祠陈氏宗祠,在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横山村,也是小三十公里范围。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真正人杰地灵之域。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公路贴墙过,大门向北开,,,玄学角度,李宗仁当个败局总统必须的。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这"木田木"字木见过,现取其音叫浪头村。


  5. 古桂柳运河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相思埭-桂柳运河,"瓯骆丝绸之路" - 桂州至邕州十八驿的龙头,起点,勾通桂江和柳江。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以千年广西中枢-首邑桂州(桂林)的角度,从桂江则往桂东和广东去,从柳江则往桂中桂西去,往黔、滇、交趾去。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运河所处会仙湿地,本身就是极美之境,,,想到云南的普者黑,就这么回事,他怎就能大红大紫呢?!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没做好功课,也没约桂林当地朋友带路,过于自信居然没找着关健的斗门闸口遗址。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更没想到的是,问了许多当地人居然不知斗门闸口之说!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似乎与赚钱无关的事都不是事,游客也多是在会仙湿地荡个舟舟赏个花花。

探寻,桂州至邕州十八驿--司令读史@好嘢广西(70-3)

有更多想法更多要求的人们,必须负重走更多的路,艰难的路。


~~~~~~~~~~~~~~~~~~~~~~~~~~~~~~~~~~~~~~~~~


桂州至邕州十八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三百三十八 之8
    乙亥,知桂州熊本言:「提点刑狱彭次云所乞禁马战之术,不使入外域,及招马军责保询乡贯,并乞令邕州马军于桂州习学,轮赴邕州防拓。窃详马战之法,所从来远,交趾界有马可用,未禁以前,应用马战;桂州至邕州十八驿,不惟道途往复劳费,南方夏秋毒暑鞕瘴,使之涉历山川,人马俱敝,恐不可施行。乞自今本路招刺马军,依近降五路招军法。」从之。(六月戊申,七月辛亥。)

     
    这条古代"高速公路",关系到桂、柳、邕广西千年中轴线的形成,,,源于大唐的西进政策,以及宋元明清的桂西治理。关系到广西历史上夷汉二元政治走向无差别一统政治,从羁縻制到改土归流,从桂西僮族自治区到广西僮族自治区。
 
    此路正式形成于唐代,龙头是桂州(桂林)相思埭(古桂柳运河)-洛清江-柳江-红水河-清水河-跨大明山-武鸣河-左右江邕江止于邕州(南宁)
 
     ... "桂州至邕州十八驿"是这条古道所能概述的史藉仅存,沿途要邑武鸣、上林、迁江、雒容、永福等等依然留有昨日的余辉,籍大明山镆铘古道的重新发现,更标示了这条古道的存在。
 
     历历在目却又记忆无存,我们要做的,恢复其在人们心中的历史存在与江湖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