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读史(三十四)- 太极图 非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

标签:
军事 |
分类: 司令读史 |
~~~~~~~~~~~~~~~~~······
特里波耶人已会用金属来制造武器、劳动工具,还能建造两层楼的房子。
特里波耶文化属两河文化的外圈,出土的大量陶器中,太极的图案随处可见。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内,有一把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象牙梳,这是迄今为止原始社会保存最为完好的梳子,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象牙雕刻精品之一。令人惊叹的是,在梳身雕刻的“S“形图案颇像后世的太极八卦图
大汶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040—前2240年,遗址26号墓中的象牙梳有“太极图”,学者开始猜测,这件梳子上刻画的是原始的八卦符号!
仰韶-马家窑文化旋纹尖底瓶,出土于甘肃省陇西吕家坪,同样属两河文化的外延。
这与相同图案存续于雅利安人发源地之一的乌克兰特里波耶,是有渊源关系的。
以上五图 湖北省博物馆蔵
太极图案形成,应是先在各种器物上出现旋窝纹。旋纹的出现是出于信仰还仅是美感需要,现无法考证。
近东-地中海和凯尔特人都将旋窝纹进行了加工。
西元前四世纪的凯尔特金饰
西罗马盾徽,也有太极图,据考证是源自凯尔特人。
之后,旋窝纹外面加上圆就形成了太极三鱼图和太极双鱼图,并赋予了某种神灵性,成为多个族群的神灵象征。
琉球的王室徽章尚巴纹
蒙古国国旗,也是太极图,而这个实际上是“佛教双鱼”,与中国道家没关系。
1988年汉城奥运会把这面韩国龙鼓推向世界(司令年初摄于首尔)
日本德川族徽的头盔三鱼图
来自 蓝色的海星40的博客
不能简单地认定东亚几个小国的太极图是受中国影响,西亚中亚文化的东渐还有一条重要通道-
漠北草原通道,很多东西是从那进入东亚包括中国的,如步摇等等。
蒙古国现今国旗 , 太极- “日、月”- 火 构成的图案, 都可追溯西来的渊源.
扯开一点看下图,待俺做点小小的倒推,您就明白之中的渊源了。

祆教“日、月”标志与 1921年-1924年 蒙古国国旗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国旗,
也可看到祆教“日、月”标志
拜火教(Zoroastrianism,也称祆教)公元前539年至公元331年为波斯帝国的国教。具体起源于何时何地已经不可考,应当是从印欧人早期对火的崇拜继承发展下来的。因此早期的神话、经典和仪式上都与古印度婆罗门教有相似之处。
“马自达”大家都知,汽车头部的翼状标志也熟视无睹绝少人关注其出处,其实这个名字和图案都来自于拜火教(祆教)。“马自达(Mazda)”
是拜火教最高神阿胡拉玛兹达(Ahura Mazda)名字的一部分,原意是 “智慧”,翼状的图案来源于拜火教的标志
Faravahar。

波斯帝国古都波斯波利斯遗迹上的一幅 Faravahar 浮雕。
波斯王子卑路斯,
其父为波斯萨珊王朝末主死于公元651或652年。时大食(阿拉伯人)东侵,卑路斯求助于唐,唐曾以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高宗咸亨时(670—674)入朝,授右威卫将军,曾奏请于长安置波斯寺(即 拜火教寺院),最终客死长安。
了解世界文明史的同学知道,古波斯文明是两河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拜火教的标志
Faravahar无疑来自两河苏美尔文明的国徽-鹰翼太阳轮。
“日、月”标志显然受古埃及影响
古埃及著名泰伊皇后(QueenTi)的雕像。
明白了,原创及传播路线~古埃及/苏美尓- 波斯帝国- 中亚- 东亚东北亚-
中国蒙古日本韩国。
说回太极图... 其范围还不止欧亚大陆。
图一至四中美洲科潘圣塔罗萨附近废墟的城市纪念物上javascript:;的太极图;
图五至八是玛雅文字中的太极图;
图九为阿斯特克太极图;
图十为玛雅科潘太极图;
图十六为中国伏羲太极八封图;
图十一至十五为湖北屈家岭文化太极图;
图十七为河南开封延庆观双鱼太极图。
中国道教的太极图据传是宋朝陈抟所创,远比我们一般概念要晚很多,原叫“无极图”。
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太极图”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陈抟老祖
《宋史·朱震传》记载,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李之才传邵康节,种放又以《河图》、《洛书》传李溉,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这些图式均出自陈抟;清朱彝尊《太极图授受考》谓陈抟居华也曾以《无极图》刊诸石。
、
加入了许多中国哲学与玄学,成了复杂的因人而异说的文化载体。
陈抟的著作大多已亡佚,不过宋明以来有关著作尚保存有经过引述的文与图。今存世者有《阴真君还丹歌注》、《龙图序》、《正易心法注》等,又有《无极图》、《太极图》等流传下来。

。。。
贵州凯里西江苗族头饰
(图片自 湖光秋水)
贵州丹寨地区苗族头饰
贵州台讲反排和久望苗族头饰
贵州威宁大花苗头饰
还有那些已消失的原骆越风貌 ~
广西贵港市罗泊湾汉墓出土的铜鼓, 鼓腰上的纹饰为羽人舞蹈纹。
这骆越众人划草船和高高的羽状头饰,怎地让司令想到埃及莎草画和美洲的印第安。

还有,还有,正在被现代文化湮灭的台湾高山族和海南黎族羽冠及纹身(相似一幕2000多年前发生在华南的骆越西鸥) ... 如此种种, 绝非偶然,与西亚南亚-人类文明的早期至少存在文化的关联性。近十几年国际上确立的一个族系概念--南岛语族, 能对这些相似相同有较可靠准确的解释.

南岛语族近五千多年迁徙图
古代南島語族的帆船
。。。 元芳,你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