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令读史(十一) 汉字初始 所见略同

(2013-12-25 18:21:10)
标签:

杂谈

分类: 司令读史

 

    上篇<<象形字 甲骨文>>中,司令抖出自我的发现-- 汉字缺乏象形字阶段即没有幼童期,并以逻辑的推理得出结论: 既然没有原生阶段,就应是传入或受已经成熟的文字体系影响而形成

 

    当然,历史远比逻辑复杂太多,不专业的本博出此妄言自是心虚,可怜的自尊心怕贻笑大方...于是这几天,忙不迭立马各种渠道搜罗依据,结果发现自己(历史知识)果真井底之蛙~~ 百多年太多大家的研究已认为汉字原生性依据不足,倾向汉字受西亚影响而形成。

 

    由于考古中的太多空白阶段,我国主流历史学届笃定坚持的自成说,与在我国上不了台面的西来说一样,只是假说的一种,无法考证。

 

    于此事,再次警醒自己~~ 我们原来所受教育靠不住,至少是很不全面。

 

~~~~~~~~~~~~~~~~~~~~~~~~~~~~~~~~~`````

 

   

        

    在恶补过程中,司令发现这本针对普通读者的<<书写的历史>>(A History of Writing),马上让大秘小兵"当当"回来,"哗哗"两天读完。司令读史(十一) <wbr>汉字初始 <wbr>所见略同

 

    作者新西兰人斯蒂文.罗杰.费希尔 Steven Roger Fischer 在语文学和语言学领域已工作了三十多年,其中有18年是在研究和解码古文字(尤其是破译克里特岛Crete和伊斯特岛Easter Island的文字),这些工作经历使他具备了在碑文和铭文研究领域的杰出能力。

 

    司令觉得这书类同于农业推广站长写的农技推广册子,简练明晰,易懂实用,与学究大师的沉长深奥大作相比,更适合我们这类肤浅的历史爱好者(玩票的)。求知若渴的人们如获至宝,快餐似三下两下已有饱嗝,以为获得真知...这就足够了,耶!司令读史(十一) <wbr>汉字初始 <wbr>所见略同

   

 

司令读史(十) <wbr><wbr>象形字 <wbr><wbr>甲骨文

 

 

 

 

   摘录两段,都是此书作者他说的,碰巧的是所见与司令略同司令读史(十一) <wbr>汉字初始 <wbr>所见略同

 

 

   关于文字起源--

    “尽管可能还有其他的解释,但是比较令人信服的是一个完整的书写在人类历史上只会出现一次。通过借鉴已然成体系的象形图符和符号-- 从刻痕到刻字板的长期不断粹取--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发展了系统语音法,由此成为了人类史上最实用的书写开端。这种兴起于公元前6000-7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系统语音法,可能是稍后产生的所有书写系统和文字的起源。”

  

  

  

   关于中文汉字--

     “一些学者声称,公元前2000年东亚文字复新是一次单独的现象。而持反对意见的则认为,此次运动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双方的争论持续了很久,现在中国政府的文化态度支持第一方的观点,而至少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的发现一直都是支持第二种观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一种完整的书写系统不可能凭空而来,要么它是从一种不完善的书写系统衍生而来(如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要么是借用一种完善的书写系统。”

 

      “完整文字系统的理念在西亚两河流域传播了近2000年,之后这个概念又传到中亚北部地区,在那里,汉语使用的需要奠定了东亚文字的独特地位。”

 

       “中文书写催生了所有其他东亚国家的书写系统,而汉字和中文书写系统,也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借用、归化和演变。可以说,东亚文字的历史是汉字的历史,同时也是非汉语国家人民接受汉字影响从而形成自己本国文字的历史。”

 

   

 

 

 ~~~~~~~~~~~~~~~~~~~~~~~~~~~~~~~~~~~````    

   

 

  《书写的历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译者:李华田李国玉杨玉婉  (求证译者身份?)

 

   

    司令赞  司令读史(十一) <wbr>汉字初始 <wbr>所见略同司令读史(十一) <wbr>汉字初始 <wbr>所见略同司令读史(十一) <wbr>汉字初始 <wbr>所见略同--  相关主题的书籍,在我国实在少见,能出版普及关于文字的世界公认知识,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这是开创性的一项工作!

      

 

 

~~~~~~~~~~~~~~~~~~~~~~~~~~~~~~~~~~~~```````

 

 

司令读史(十一) <wbr>汉字初始 <wbr>所见略同

2016 05 11 补充的网上资料 来自《文字单一起源 》供参考 

 

 

 

 

 ~~~~~~~~~~~~~~~~~~~~~~~~~~~~~~~~~~~~~~~~~·······

 

 

 

     除了物质生活之外,人还应当追求美与爱,享用和创造人类的精神产品,例如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科学哲学等等;应当有时沉思冥想,想想人生的意义;应当关注社会的改良,帮助比自己弱势的人群,追求社会正义,除暴安良,保卫社会。

     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利他主义和英雄主义或许是太高的要求,但是一个社会中人除了物质之外什么追求也没有,毕竟不是什么高尚其辞值得夸耀的事情。

 

 

                                                                 --李银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