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自驾行5000公里,我们大部分是行驶在旷野州际公路行驶在国立州立市立公园,经过的大多是小城小镇,车流量相对较少,我们常开玩笑说是走在临晨四五点的北京四环和广西的高速路上。堵车没遇到,今人超赞的是夹塞超车随意变道的没有,十字路口岔道口抢行的没有,交通事故也没见着,甚至,传说中的旧金山湾区大堵车也没发生,在美行车可以流畅而概之。
这世界头号的汽车大国,在各国普遍存在道路阻塞现代病的时代,似乎并没太多的烦恼。除道路系统的完备外,很明显是交通规则设计的合理并得到每一位司机的自觉遵守。

第一次遇到密集车流是在靠近洛杉矶的高速路上,我们要赶往洛城东边的河边县,正值傍晚下班高峰,近百公里两个钟,基本就这样堵而不死地缓慢穿过洛杉矶市区。
这是自驾美国的第三天,我们已注意到最里车道少有车走,以为是应急车道,他们不走俺也不敢走。

这张照片已是回程,在洛杉矶长滩至圣莫尼卡路上,又见黄实线隔开的内车道,这时已知其用途。也是到最后几天,我们才知中间这条道是为鼓励多拉多载,在主要高速干线上开辟的供载俩人以上车辆行驶,是专用通道。

每两三公里开一段虚线供进出,但多数情况走这道的车并不多,可以说是很少,说明绝大部分的车是仅载一人。汽车就是他们的脚,人各有之是必定的,我们在美的朋友也是人手一辆,每天上班多是要开车半个小时到一小时。不愧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只是掐指算算,地球人都这样怕是玩不起。
这不难明白美国为什么2001 年退出了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
最直接的理由是减排会影响到美国整个的生活工作方式,损害美国经济。别说少开车不开车,以我们所见,就是提高两人或多人共开一辆车的比例,都难!

地上印的字 Only Pool Car
(仅供多人凑堆的车)。如果遇上第一次进洛杉矶时那样车流密集行进缓慢,这条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博友 lailai 提示,应是
CarPool Only
!)--俺以此再次谷歌,是"仅供 合伙用车"

做为初次到美的外国人,看路牌大多反应不过来,路两边吸引人的东东又太多
(如这家本田汽车专卖店,路边老大一片花里胡俏),眼睛脑袋是顾不过来的。所以坚持一条:别贪快,与前车保持足够足够的距离!

没有GPS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城市里和高速公路上。

二十天在路上,没见着一次警察指挥交通,红绿灯也只是市内主要道路才有。

红绿灯这个东东世界大同,好遵守。只是在每一处,无论有无标识,行人优先是要不断提醒自已的。

绝大多数的(十字、丁字、岔路)路口只是地面或路边一个STOP标志,有车没车必须停三秒!先停先走或按顺时针秩序。我们国内没有这样的交通规则,有不经意而忽过的,大忌!


|
我们全程唯一一次给车轮补气,是在洛杉矶一个路边修车铺。指手划脚终于让店家知道我们要打气,没多说他很快为四个轮都补了气。陪个笑脸问How
much?这位不言语的老墨摇摇手“free ”( 不用钱
)。
跟我们这儿一样,修车厂和轮胎店帮打气都不收线。呵呵,都是地球人,相同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
之所以叫他修车铺,是所见到老美的修车店大多很小,也就应付三几台车的规模,国内那种可停修几十辆车的修车厂和四S店没见着。
以俺理解,一是老美的汽车质量较好,极少有较严重问题,我们整个美西行就没见过车坏在路边的。二是人工高维修费贵,车真有了大问题多半是换新更合算。
所以,没见修车厂只有修车辅,只做简单修理日常维护。
|

41号公路穿5号公路后,路边的修车铺。

给几張初到美国的第二天早上,旧金山的车拍。


路面上印着 CLEAR (看清楚,看清楚)…下图印着 SLOW (慢行,慢行)。
(博友diveboat 提示:Clear应该是“Keep Clear”意思是“保持这段空着”。
你们的车子已经超过了第一道线,或者压在线上了。
一般都是为了消防车出入,或者横向的车子进出,或者铁路信号等等情况。)



二十天所经历我们看到,老美的交通状况相当的好,主要是靠每一个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来。

当然,管理与惩戒是必须的,我们到美的第一个早晨就看到警察在旅馆前的路边蹲守;在去拉斯維加斯的高速上更看到警车从路边一阵狂烟地飞出,半夜去追超速车…那镜头,劲过警匪片!
……
总之,一路我们尽可能按限速行驶,按STOP停下...小心翼翼别犯事别中埋伏。直到最后把车还给租车公司,递给我们的结帐单中没有违章罚款单,这才放下心来。
~~~~~~~~~~~~~~~~~~~~~~~~~~~~~~~~~~~~~~~~~~~~~~~``
投资大师罗杰斯在三十岁时开始第一次环游世界,然后写下了《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链接: 自驾游美国交规经验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