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2010-12-03 21:27:34)
标签:

杂谈

   

 10月8日,结束北京的行程,小兵打道回府自个飞回南宁,司令轻装上阵独自背个包踏上北行的火车...目的--张家口,蒙古高原,大同,大行山。这是太多历史故事的一圈,也是中国地理单元中俺们没去过的两三个之一。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从北京站上火车,35元车票3个多钟头来到张家口市,在太阳即将落下山头之际,司令站在了张家口长城之外,出了口北,从历史概念上到了关外。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张家口市北面的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山海,嘉峪,张口,居庸)之一,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两山夹一河--洋河,地势险要,历史上这一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同时,大境门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经济往来的场所。1909年清朝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足显当年的政治经济地位之重。

    三十年河东西,时至今天夹在群山之中的张家口市看起来也就一般北方小城的样,不觉当年市井之辉煌繁花与引人想象的人文丰富。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海拔显示825米,延庆县是560米,北京市是50米。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张家口市汽车站旁的街道清晨。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昨晚八点来到汽车站已是闭门熄灯,站前店家问得张市每天只有一班车去内蒙乌兰察布(汉名集宁市),不敢怠慢早早起身赶到车站,等到近九点钟站务员告知今天车不开了!噻,怎办?问售票员,她没咋表情回答:只有一班兴和车...看来这样的事常发生,俺赶紧看地图,兴和县已是内蒙地,那也行!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车出城不远,开上110国道,洒家那热闹!一辆接一辆重载车迎面而来,心里嘀咕千万别遇上大堵车。查地图得知,这110国道与京藏高速是并行的,京藏高速大堵车俺是从电视上看着吓人,这些车肯定是高速走不成下来的。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走出二十里地,路旁玉米地里赫然立着残段的古长城,这肯定是张家口段长城的一部分。又一次关外,这次是真的关外行了--把着个包,如同当年走西口的汉子,向天宽地阔的蒙古高原而去。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俺的车,别看不起眼,可是省际班车呵。这样的省际班车两天后从山西往河北去时,又坐了一次,后话。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爬坡爬坡,阴霭的天变得明朗起来。看那高速公路上过于密集而滞缓的车流,与两边山脊上残存的古城垒峰火台,组成一幅很有意思的画面: 畅通与阻隔,因时代的不同,并存在同一地点。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上坡上坡,抬眼已见"内蒙人民欢迎您!"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此时海拨1360米,俺第一次爬上了蒙古高原!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内蒙天地宽广是俺想象中的,印象深刻却是这连延几十公里的车龙。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几张照片看似一样,每张却相差了大几近十公里。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就这么着,二三十公里的车队排列路上,热烈欢迎司令来到内蒙的第一座城市,兴和县城。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沿路的产业看起来大都与运输这行业相关,原以为这一带产煤,一问才知那路上的运煤车都是从鄂尔多斯过来的。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刚进县城,看到的景象恍然感觉到了东北,土地象房屋象树象草象,连人的样子和口音都几分象。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在小小的县汽车站中转,换乘这辆依维柯继续往乌兰察布去。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蒙J,乌市车牌号。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卖米的大姐和买米的大哥,河北的婆姨内蒙的郎。相距仅百十公里,产业特色的不同,尽在一买一卖间。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毕竟是牧区,随处可见如此景象,摩托或农用车拉着的皮张。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车至新区,小小而看起来相当落后的兴和县居然有这一若大广场!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宽阔到可当大型停车场的街道。

 相机背后是新客运站,体量不小相当够档次,只是空空荡荡没有几个客人。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还有五星酒店!?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已出县城,路边山坡上立着个红红的非碑非塔的不知是什么东东,可以肯定的是当属上层建筑。以司令近似鼠目的眼光看,建这些大而于民生无用的东东,冒号们肯定是吃饱撑着了。

   百度搜了一下兴和县,词条简要: 京北沙源地,农牧业为主,内蒙落后地区,贫困县,年财政收入2亿...与所见的宏大与奢侈灰常的不符.这世界,越来越看不懂了!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行程在继续,草原上己出现了蒙古包,但敏感的司令觉得那应是农(牧)家乐之类, 秀给外人看的旅游观光项目。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因为,一路进来,看村庄看田野,看农伯看牧人,那都是汉人的范,哪有跃马扬鞭的蒙古家?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此地海拔1525米,没来不知道,蒙古高原海拨也不低啊,不下贵州高原。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110国道与左边京藏高速并行,还年年大堵车,内蒙的经济活力可见一斑。沿路看到110国道正在大规模扩建,应是两车道扩成双向四车道。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继续前行, 海拔降下二三百米,目及之野已是农区的面貌。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地里农家正在收甜菜,突然想到一位搞糖业机械的朋友说过曾来内蒙参与扩建糖厂,该不会是这一带吧? 马上电话回南宁,果真是!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又是周遭弥漫尘烟路边四处污秽,人烟渐密之处己进乌市郊区。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人们在忙着讨生活,明显这还是个蔬菜生产基地。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乌兰察布(集宁)市中心。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感觉与一般北方城市差别不大,稍有不同的只是眼及之处多了肠形的蒙古文字。这与汉文完全是另一体系的蒙文源于藏文,是元朝忽必烈时代由当时的吐蕃国师八思巴所创立的八思巴字,不知现在还有多大的实用范围?这种古老的文安连蒙古国独立后也不使用了,而采用的是新西里尔字母文字(Кирилл үсэг,俗称新蒙文)。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司令冀蒙晋行--踏上蒙古高原

 司令没有停留,继续上路,一日冀蒙晋三省区行。

 

~~~~~~~~~~~~~~~~~~~~~~~~~~~~~~~~~~~~~~~`

    走西口: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土默特、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

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http://www.dt.gov.cn/Article/UploadFiles/201010/2010101416222161.jpg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多伦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

    按司令的理解,广义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应该包含了从张家口向西一直到陕西榆林地区的长城关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