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德明:“三通”会给海峡两岸人民更多的便利
(2008-12-16 16:34:10)
标签:
杂谈 |
CCTV2《今日观察》:梦圆大三通 开启两岸新旅程
根据2008年11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台北签署的有关协议,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航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开始全面启动。这是两岸同胞企盼了数十载的梦想,也意味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两岸“三通”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将在多大程度影响或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呢?CCTV-2《今日观察》主持人陈伟鸿和评论员霍德明、刘震涛就两岸大三通开启这一话题展开评论。
两岸三通: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今日观察》评论员)
曾经的海峡两岸让我感觉到咫尺天涯,怎么会这么远。如今一旦通了,就觉得是天涯咫尺。原来两岸不通,从台湾到大陆,必须通过香港周转,不能当天到达,必须在香港住一晚上,第二天再从香港搭飞机到台北,这样的绕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这次两岸三通了就可以直接通航、海运,此外两岸通邮,也可以直接寄信寄包裹了,这给两岸百姓带来更大便利。此外对饭店、食品、房地产、生鲜水果等会有比较直接的影响,两岸的直接联通也会导致两岸生活方式慢慢靠近。
台湾原来是台湾接单在海外生产的企业布局。十年前台湾想做运营中心,运营中心就是将产品卖到全世界去,十年以后,全世界消费市场很大一块在大陆,尤其搞内销经济,台湾接单,海外生产(就是大陆生产),生产以后消费,就地就运销了、产销了,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则能很好地抓住营销的关键。
(《今日观察》评论员)
另外,以前许多人想去台湾旅游,但是鉴于在这中间倒来倒去,费时、费钱、费事,又不安全。现在三通对台湾旅游业应该说很好的推动。台湾捕捞业很发达,有很多水产品。现在三通就能够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阻碍,对台湾的渔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满足大陆百姓的多样需求。
两岸三通:新活力 新商机
霍德明:三通能为台湾搭建更畅通的渠道
(《今日观察》评论员)
台湾相对于大陆而言,台湾是一个比较小的经济体。不过它的总产出的比例为大陆的七分之一左右。历史上台湾是一个创造经济奇迹的地方,但这个奇迹能否持续下去,封闭是肯定不可行的。21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增长最快的地方就在它的海峡对岸——它最近的地方,大陆。三通后台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些优势,为两岸人民的利益创造更高的台阶。
刘震涛:三通后导致台湾经营模式转换
(《今日观察》评论员)
有一种说法是1002,意思就是说100%的产品,2天之内要达到客户手上。曾经因为没有直航,导致了台湾产业的群居效应,为什么?就是台资企业需要从台湾买进零部件,如果没有三通,就必须得有足够的仓库,否则没有库存量心里就不踏实。1002的环境下,速度跟不上,就容易被淘汰。此外在国际金融风暴以后,很多台资企业在思考如何开拓大陆市场,大陆市场要开拓就要满足一个条件,要转型。如果没有三通转型起来就比较困难。
三通后将导致经营模式的转变,原来是台湾接单-海外生产(大陆生产)-香港转口-运销全球的模式。现在这个模式会变成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内销市场。所以这个模式外销的话不再需要经过香港。这个影响很大,第一,现在整个世界竞争很激烈,企业要提高竞争力,要降低成本,这种新的模式有助于降低成本。第二,整个金融危机以后,外销订单相对来说减少,要开通大陆市场,两岸直航是极为关键的。在资源整合上可按照企业需求去做,这种情况下,有利于拓展营销市场。
刘震涛:三通能让台湾海峡成为海上高速通道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三通之后,两岸之间的经济交流不再需要第三方中转,同时也将带动一个新的行业——物流业。三通后将会带动信息流、资金流、生产流和贸易流。可以把海峡变成一条高速的海上通道,这个高速海上通道现在甚至有条件变成绿色通道,什么是绿色通道?即现在人为障碍可以减少,两岸直接通航,这样很快可以把两岸整合起来。
刘国深:三通后海峡两岸经济体效益将会叠加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
三通以后内地和台湾两个经济体将走向融合,这样民间的力量就可以进一步伸张,即民间社会力量(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等可以透过新的市场的交融延伸出新的空间,同时新的增长点也会出来。所以三通对于海峡两岸的经济体,会产生优势互补,有很大帮助。所以这会导致相加、甚至是相乘的效应出来。
林祖嘉:三通后可让台湾有机会成为亚太运营中心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教授)
三通后台湾制造业应该有更大的机会,三通可以让台湾有机会为亚太营运中心,或者至少成为台商的运筹中心。我们可以台湾为中心,然后把技术扩张到其他地方去,或者说其他的商品先到台湾来,经过台湾以后,再到其他的地方去等等。不管是运输上的运筹中心,或者是生产上的运筹中心,或者资金上的运筹中心,三通对台湾的经济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条件。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