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庞涓之死(3):围魏救赵,孙膑打败庞涓的秘密武器

(2022-09-06 11:15:54)
标签:

历史

庞涓之死(3):围魏救赵,孙膑打败庞涓的秘密武器

而随着孙膑在齐国的得宠,也预示着孙膑的师兄弟庞涓人生恶0梦的开始。毕竟曾经信错了“历史伪0善者”庞涓而吃尽苦头的孙膑,也绝对有理由向这位嫉妒成性的“好兄弟”报仇雪恨、讨还血债,何况出身军事世家浑身是计的孙膑,也早已技痒难耐,渴望在战场上淋漓尽致地计杀0仇人,那样的报仇更是显得有技术含金量,胜得更加痛快,更有成就感,况且这还是两大0国之战争游戏,玩起来绝对也更有历史纵深感。


果然,初出茅庐的“战争机器”孙膑,立马就给世界军事宝库贡献了一个光耀千古令人亮瞎眼的经典作战案例,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现在还被广泛引用于各行各业的“围魏救赵”,它也是孙膑用兵生涯中著名的“两陵战”(即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之一,而马陵之战的“隐强示弱”更是直接要了盲目乐观的庞涓的命,让憋屈了很久的孙膑痛快淋漓地报了仇,桂陵之战的“围魏救赵”更是古代中国三十六计中最精彩、最有想象力的智谋,妙就妙在那种不落俗套的反向思维、出奇制胜,可谓是令人脑洞大开的新颖战争游戏,由此身残志不残的孙膑也成为了古代中国最奇妙的“计谋集成块”。


以下,我们先来叙述让孙膑一战成名的桂陵之战,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孙膑与庞涓的第一次战场之狭路相逢,也直接催生了三十六计第二计之“围魏救赵”的华丽出世。


话说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比较弱小的卫国(一说中山国),让其签了城下之盟,成了亲附赵国的“卫星国”,这就激怒了利益受损的魏国,因为这叛0变了的卫国却是曾经向魏国进贡的小弟,所以被“剃了眼眉毛”的魏惠王自然十分震怒,后誓死要向不给面子的赵国还以颜色,于是派大将庞涓以五百战车浩浩荡荡讨伐赵国,急围赵国都城邯郸。


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国军队,眼看国都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自然是手忙脚乱,直后悔贪图小利得罪魏国招致报复,才招来了这可能的灭国之灾。无奈之下,只好求助盟国齐国出面相救,事成之后必有重赏,云云。


这救场如救火,何况又有重礼相赠,齐国自然十分愿意帮忙,也很想成就霸0业的齐威王,立马就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火速前去打救赵国。这也就给了很想报恩雪恨的孙膑对垒庞涓的历史舞台,让他有了浮出历史水面的有效载体,原本很欣赏孙膑的齐威王是想让其独当一面做主将的,但谦虚的孙膑却自愿做配红花的绿叶,以自己是“刑0余之人不可为将”为理由,推荐自己的“恩0主”田忌为挂0帅,他本人便优哉游哉地隐藏在背后做出谋划策之事。


一开始,颇有一点匹夫之勇的田忌,也曾像此前赛马时的横冲直撞,一揽无余地以八万大军直取邯郸,一点矫情都没有,这个爽是爽了点,但副作用也挺大,弄不好是两败俱伤,所以很善于运筹帷幄的孙膑却表示反对,他认为硬磕魏军胜算不是很大,而且作为调解者只可智取不可蛮干,排解纠纷不能一味用强,正如劝架,更是不能亲自下场一起打架或拉偏架,这和握拳强打乱丝一样,只会越帮越忙,所以要派兵解围,只能跳出思维定势,避实就虚迂回包抄然后一拳击中要害,让其没有了再打下去的能力,自然就能结束战斗。


基于这样一种新颖的逆向思维,那么摒弃陈旧打法追求出奇制胜便成了最佳战法。于是很喜欢标新立异的计谋大0师孙膑(比如他给田忌设计的不落俗套的赛马规程),立马建议田忌放弃直取邯郸参与打架的预想,而是趁着魏国军队重兵围困邯郸造成其国都大梁防务空虚的大好时机,挺进大梁,让魏国首尾不能相顾,以便迫使其撤回重兵保卫都城,然后“曲线救赵”,正是这种石破天惊的新颖构想,让后世惊艳并多方实践的“围魏救赵”战法瞬间横空出世,给中华军事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