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韬光养晦:不是嫡长子的汉文帝为何能入主汉宫

(2020-04-07 01:51:30)
标签:

历史

韬光养晦:不是嫡长子的汉文帝为何能入主汉宫

汉文帝刘恒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正是他和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共同创造西汉时期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居功至0伟。


原本他是一个没资格继承大统的人,因为他不是嫡长子,母亲薄氏还是以“罪妇”身份(魏王豹妾)纳入刘邦后宫的,只是他为人低调,又很会韬光养晦(吕后“比杀三赵王”后让他做赵王他也不肯,乖乖呆在边远的代地熬日子),所以吕后害0死了刘邦的八个儿子中的四个(刘肥也差点死0于非命),刘恒却没有伤到一根毫毛,到吕后死时,剩下的刘邦儿子就只有两个了,一个是刘长另一个就是刘恒了,也正是因为刘恒行事从来小心谨慎不显山露水,既躲过了吕后的迫害,24岁的他还幸运地入主汉宫,击败了夺标呼声很高、曾起0兵讨伐吕氏的齐王刘襄,这也是功0臣集团和刘氏皇0族集团互相妥协的结果。


当然,汉文帝绝对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之前的隐忍是装出来,是为了躲过狠毒吕后的秋0后算账。从他走上历史前台的那时候起,他就表现出非常抢眼的政治智慧,重用贾谊、晁错等历史猛人,略施小计就摆平了要造0反的“第一批南0下干部”南越王赵佗,最后还干脆利落地收拾“大恩人”周勃,同时出台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显示了非一般的政治0实力和管理国0家的能力,是一个十分了得的皇帝。


好,我们以下首先讲讲汉文帝是如何上位的吧。


话说诸吕被剿0灭后,面对当时纷0乱的时局,于是诸位功臣秘商国是,说:“少帝和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都不是孝惠帝真正的儿子,当年是怀有私心的吕后用欺0诈手段设计偷取了他人的儿子,冒充是孝惠帝的亲儿子,怕事情败露还杀死他们的生母,然后把他们收养在后宫中,强令孝惠帝认他们做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或诸侯王,用来加强吕氏家族的政0治力量。经此一役,现在吕氏已被灭族,看来是可以松一口气了,其实不然,因为诸吕所立的人会很快就长大,到时候让他们掌握朝廷实权,我们这班人恐怕也都要全被灭族!这当然是我们在座所有人不想见到的结果,为了稳妥起见,不如现在就从诸侯王中挑选一位最贤明的立0为天子。”


在座的人都感觉说得在理,为了不祸0害后代,于是大家都踊跃推荐新0的天子人选。


“我举荐齐王,因为他是高0皇帝的长孙,又在此次剿灭诸吕中率先起0兵响应,功劳很大,他当0皇帝是当之无愧的。”有人说。


“齐王虽然是高0帝的长孙,不过却不能做0皇帝。大家想想,吕氏就是凭着他们是外戚而擅0权,无0恶不作,不仅危及刘氏宗庙,还残0害忠良,几使大汉江山易色。而现在齐王的舅舅驷钧,却是一个立身不正的恶人,像一只吃人老虎,如果立齐王为帝,驷钧一族不就成为下一个吕氏集团吗?前门驱虎后门纳狼,前车可鉴也。”大臣们争着反对说。


后来又有人提议立淮南王刘长,不过又觉得他太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什么的,最重要的是,他的外祖母家也和齐王的外戚一样,不是善类,有点穷0凶极恶,都是一路货色,只好作罢。


终于运气降临到了为人最低调、能扮猪吃老虎的代王刘恒身上,简直是中了头0彩一般,这确实有点令人意想不到。


“代王刘恒是高0帝在世诸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最重要的是他为人仁孝宽厚,有其父风格,一定能服膺天下,而且太后薄夫人一家谨慎,温良谦恭让,没有吕氏外戚的张牙舞爪。拥立年长的儿子做0皇帝本来就名正言顺,更何况代王又以仁爱孝顺闻名天下,不立他还能立谁?他是最适合不过的人选了!”经过大臣们如此讨价还价之后,基本上也形成了共识,然后便是雷厉风行地付诸实施。


于是,大臣们就暗地里派使者去偏远的代地召代王入京,商量登基事宜。


忽然间就有此种天大的好事从天而降,简直等同于天上掉馅饼,让一向谨慎低调的代王刘恒,瞬时也有了点被打懵的感觉,中了头0彩还没有这么刺激,因为这事也太突然太神秘了,最初代王选择不相信,认为有猫腻,还干脆利落地推辞了。


当时,代王就此事曾征询左右手们的意见,郎中令张武等人也认为有诈,啥就有天上掉金子的大好事?于是对代王说:“现在的朝廷大臣都是当年高0皇帝的开国将相,精通军事,诡0计多端。功臣集团的愿望当然不满足于已有的权位,人心不足蛇吞象也,只不过是他们惧怕高帝、吕后的权威罢了。如今他们刚喋0血京师、剿灭诸吕,就以迎接大王为名,可能是行不轨之实,望大王不要轻信,以免有去无回。臣以为大王不如索性称病,以静观时局如何变化,万万不能贸然前去京城送死。”这话还代表了当时很多人的心声,所以代王也一直犹豫不决,甚至于不接触朝廷派来的人。


后来有一个人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众人的意见,也终于改变了代王的态度,这个人就是中尉宋昌。


“尽管各位爱主之心昭然,不过反对代王去京城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误。理由有三:当年,天下诸路豪杰蜂拥而起抗击暴0秦,自以为能得天下者数以万计,最后统一天下的却是刘氏,由此都不敢再有当0皇帝的非分之想,此其一;然后高0帝大封刘氏子弟为王,控制0天下,使刘0汉政0权根基稳如磐石,天下人信服其江山永固,此其二;汉立国之后,废除秦的苛0捐杂税,推行德政,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一呼百应,很难动摇,此其三。以吕后的巨大影响力,临朝称制,独掌大0权,大封诸吕,要改变江0山颜色,然而太尉仅凭一个皇帝符节,进入北军振臂一呼,军士们就立马全部倒戈拥护刘氏,对抗诸吕,终使吕氏覆0灭。所以说刘氏的帝0位是天授而不是靠人力可得,即使功臣们有异0心,也根本不能翻起怎样的波澜。因为朝内有朱虚侯等宗室大臣,外又有吴、楚、齐、代等强大的宗室诸国,大臣们必投鼠忌器不敢生邪念。最重要的是,高0帝诸子中现在只有淮南王与大王,大王是最年长的,还颇有仁孝之名,所以大臣们顺应民心,要迎立大王为天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大王不必猜疑,即管放心前往。”中尉宋昌有理有据地分析道,还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刘恒是出了名的谨慎之人,这位汉代有为0皇帝,在官场最著名的一招就是“防意如城”,不急功近利、不轻信别人,也让自己在吕后时代能有效地生存下来,没有横0死,同时为刘0汉储存了革0命路上的好带0头人,果然是十分内秀有主意的人。


听到宋昌的分析,虽然感觉有点道理,不过政治形0势太过复杂,为了慎重起见,所以代王还是禀报太后共商此事,因为拿不定主意,还为此去卜问凶吉,得到的结果表明,代王是一个“天0子命”也(果然古代占星文化够剽悍),于是代王才派太后之弟薄昭,前去拜见绛侯周勃,接洽进京事宜。


经绛侯等人透露大臣们要迎立代王为帝的来龙去脉之后,得到通报的代王才信以为真,同时表扬宋昌的高0瞻远瞩,然后代王命令宋昌做为自己的陪乘同车而行,张武等其他六位随行人员乘六辆驿车进京。


当到达高陵县时,以小心谨慎出名的代王特意暂停休整,以便宋昌先入长安打探消息,策应后动。


宋昌刚好行到渭桥时,丞相等文武百官都来迎接。宋昌回来之后,把情况报告给代王,感觉是真心迎驾,没什么猫腻。代王才放心驰车赶到渭桥,然后是群臣以见皇帝的礼节跪0拜进见,代王只好下车还礼。


此时太尉周勃想单独和代王谈话,商议一些交接仪式,很有主见的宋昌却表示反对(因为也不知周勃意欲何为,小心能驶万年船也),他让周勃公事公办,当面公开讲为好,同时声称代王是不徇私的,周太尉这才跪下,呈上天子的专用玉玺和符节,要拥立代王做汉帝,代王当即辞谢说:“大家不要急,这事还是到代国官邸从长计议吧。”


闰九月二十九日,代王刘恒住进长安的代国官邸,大臣们又齐集到其官邸拜见。丞相陈平等再次跪拜劝进道:“鉴于刘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亲儿子,当然没有资格做汉家天子,而且大王是高0帝的年长之子,理应承继大统,朝廷不可一日无君,所以群臣前来恭请大王登0基!”为人低调的代王还是谦逊地一再推辞,文武百官又多次请求,代王这才即皇帝0位,开始了他长达23年的皇0帝生涯,是为汉文帝。


此时,少帝还没有退位,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东牟侯刘兴居自告奋勇地说:“剿灭诸吕我没有立功,那么这次请天子允许我前去为刘氏家族清理门户吧。”说完之后,他就和太仆汝阴侯滕公夏侯婴一起入宫,逼少帝逊位,他对少帝说:“您不是刘氏后代,根本没资格做汉帝,聪明的就乖乖退位吧!”接着刘兴居回过头来,命令少帝的左右卫士放下兵器,速速离开皇宫,因为已经没有他们什么事了。当时有几个忠于少帝的卫士不肯放下兵器,于是宦者令张释便告知原由,看来木已成舟,再反抗也无济于事了,这些卫士也随之放下了兵器,不再作负隅顽抗。夏侯婴趁机叫来车子将少帝送出了皇宫。


少帝被赶出皇宫之后,在周勃的具体安排之下,代王进入未央宫准备登0基事宜。当天夜里,宋昌因为自己的出色政治0运作能力,被刘恒青眼有加,封为卫将军,统领南军和北军;任张武为郎中令,负责打理殿中事务。并在当夜颁布诏书,大赦天下,论功行赏,分封诸臣。自公元前179年起,开始了西汉最著名的“无为而治”时期。


与此同时,为了减少施政掣肘,有0司分别派人到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和少帝的住处把他们全都杀0死,一了百了。


西汉是一个崇尚黄老哲学,主张清静无为的国度,尤其是汉文帝刘恒,因为自己所处的政治0形势和环境十分凶0险,更加是奉行低调的“无为而治”,每每都是防意如城的样子,也极大减少了施政障碍,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当然,无为而治并不等同于“无为”,汉文帝是公认的好皇0帝,是创造西汉第一个“治世”的人,至少在吕后打压刘氏集团,残0害刘邦子女的高0压环境下,他自己运用高超的“生存哲学”得以幸存,也充分展示了他深不可测的人生智慧,而且从他上0台后,一书信摆平西汉著名的“南0下干部”南越王赵佗的历史故事里,也彰显了他治理大汉的雄才大略,那可不是瞎蒙的,实力超强的盛世创造者是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