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听到唐昭宗意外复位,又听说朱温加封,另一藩镇实力人物李茂贞心理也有点不平衡了,野心勃勃的他特地从凤翔赶到京城长安,以逼迫的跋扈态度要求皇帝也赏赐给他一个王位玩玩,总之就是厚颜无耻地请求加封他为岐王。后来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把宦官一窝端,为求自保曾做过凤翔监军使与李茂贞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宦官中尉韩全诲于是和李茂贞结成联盟,而想用藩镇兵制宦官的宰相崔胤请来的李茂贞三千兵马驻守京城,正好为韩全诲增强了个人力量,歪打正着。
反正,李茂贞三千兵马一驻进京城,有枪炮做后盾的宦官集团腰杆也硬了很多,以前那种专权的作派也继续露出了狐狸尾巴,不仅抗命,居然还吃了豹子胆似地阻止皇帝单独接见朝官,因为他们也知道皇帝和宰相崔胤有灭了他们的企图,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而是刺刀见红的事。
崔胤知道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再这样下去可能皇帝也要投诚了,于是只得请自己的后台老板朱温出来“主持公道”,当时朱温刚带兵夺取河中,便上书请皇帝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东都洛阳来暂住,还要领兵讨伐韩全诲,这样的大动作让宦官们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手中没了皇帝,那么就没有了权力筹码,毕竟傀儡皇帝也好歹能代表皇权是也。所以,韩全诲等人只好劫持唐昭宗和他的家眷去凤翔投靠李茂贞。
皇帝一走,京城里只剩下了宰相崔胤及百官,群龙无首。朱温大军到了关中,先灭了韩建夺取华州,再浩浩荡荡进入长安。军事的节节胜利也雄起了朱温要做“影子*皇帝”的心。不知出于何种考量,朱温居然一声令下让宰相崔胤率百官迁徙到华州,这也意味着此时的唐朝百官都成了朱温卵翼下的属官,基本上有了一点朱家王朝的况味了,最终夺得百年老店唐朝天下的也正是这位农民起义军的叛徒,倒是有点令人大跌眼镜。
朱温这样做,当然也给各位藩镇头目一个比较清晰的信息,那就是要掠夺皇权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所以李茂贞这个野心家也有样学样,和韩全诲等人在自己的老巢凤翔城中给被劫持的苦命皇帝唐昭宗,也配备了以宰相韦贻范为首的一套新百官,以抗衡朱温的那套唐廷原班人马。
折腾至此,基本上皇帝也只剩下了一个符号意义而已,因为所有人事权都完全操控在藩镇手里,还呈现出了政出多门的分裂态势,唐朝有点不再完整的味道。看到李茂贞公然和自己对着干,有心称帝的朱温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要公开对决。公元902年,朱温大军压境,将凤翔城团团包围起来,誓要把李茂贞赶尽杀绝才罢休的样子。据说死到临头的宰相韦贻范还是大肆卖官鬻爵,可见吏治的极度腐*败,不亡国都天打五雷轰。
这一次围城一直围困了一年多,弄得困守孤城的李茂贞弹尽粮绝,没有一点出路。当时城里每天都有1000多人饿死,连唐昭宗都只能喝点稀粥,最后还发展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史曰“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明码标价,十分可怕,那个惨啊,就不要提了。
反正到了公元903年正月粮草奇缺的李茂贞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好向朱温举白旗投降。朱温开出的条件也不是太苛刻,也就是要李茂贞尽杀依附他的宦官以及送还皇帝唐昭宗而已。
这样宽松的条件简直是令发霉多时的李茂贞眼前一亮,只要不把他当战犯牺牲掉,没有他不吐饭响应的,因为他也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于是就和同样倒霉透顶的唐昭宗简单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四贵及宦官首领共十六人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予朱温“检示”,然后把皇帝也同时交上,一切按预定的计划成交。朱温入城之后又掀起一轮杀宦官的狂潮,继续捕杀宦官七十余人,他自己带着皇帝回京之后,又命令将剩下的几百宦官赶到内侍省,一个不剩地全都干掉,包括在外的诸道监军也不能幸免,忽喇喇一个清爽世界,困惑唐朝政治多时的宦官问题终于被藩镇朱温给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可惜也并未给唐朝带来转机和福音,以前是大权旁落给家奴,现在还是旁落给外人,而且还加速了唐朝的灭亡,高兴不起来啊。
总之,回京的唐昭宗完全落入了朱温的严格监控之下,非常屈辱地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完全成了朱温的“应声虫”,动弹不得。或许是为了报答朱温的“救命之恩”,又或者被朱温的枪头顶到了脑门上,唐昭宗最终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还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再造唐朝”的牌匾给他,还写诗肉麻吹捧他。不过,即使如此,早有谋唐之心的朱温却是不领情,最终还是弑*杀了唐昭宗。
于是,没成年做了儿皇帝,也没颁布过像样政令且当了不到三年皇帝的唐昭宣帝李柷,于907年被迫让皇帝位给朱温,唐朝正式灭亡。公元908年,朱温杀了唐昭宣帝(也叫唐哀帝),唐哀帝孤独的坟茔也正昭示了大唐这个曾经极度繁盛的王朝的落幕,这是谁也更改不了的事实,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