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组织部长的组织部长:神探狄仁杰为啥连自己儿子也举荐

(2017-04-23 16:19:32)
标签:

历史

不是组织部长的组织部长:神探狄仁杰为啥连自己儿子也举荐
    这一篇,我们来扒一扒作为精明政治家的狄仁杰是如何用人的,可以说朝廷中有很多中兴名臣都是得到老狄提携的,比如名相张柬之、姚崇,名将李楷固等,都是狄公门人,以至于有人稍稍对他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可以说他也是一位不是组织部长的组织部长,而且也称得上是杰出的组织部长。


据说,老狄用人还蛮特别,也算是真正实现“唯贤是举”的那种。


因为他不仅举荐了张柬之、姚崇等公认的忠贞干练的千古名臣,也举荐了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杀的投降胡将李楷固,当然即使是他的亲儿子他也举荐当大官,可谓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贤”,佳话不断啊,这就牵涉到了几个关于老狄推荐人才的有趣故事,以下慢慢给你一一道来。


首先,我们先来讲讲恢复大唐第一功臣张柬之被老狄举荐的著名故事。


有一次,武媚娘不知什么原因心情特别好,居然要老狄为她物色将相之才(女人脾气春天天气),老狄不管她是不是说着玩儿的,反正也是不假思索就举荐了当时怀才不遇又老之将至的张柬之,武则天倒是不食言而肥,立马封老张做洛州司马,不过不是预期的宰相之职,可能是武老太认为老张还不够格当宰相吧。


后来,武老太继续叫老狄举荐人才。老狄感觉有点诧异,也不知这老太婆是不是在玩什么把戏,于是没好气地说:“我不是刚刚举荐才能出众的张柬之给你了吗?你还没用他呢!”不满之情表露无遗。


“狄卿家,哀家我已经升了他的官,他做了洛州司马,相当有地位了。”武媚娘好像反过来要讨好狄国老的样子。


“打住,我要他当的是宰相,而不是洛州司马,懂吗?这样等于不用。你叫我举荐的是将相而不是司马,怎么能挂羊头卖狗肉呢?如果不信任我就别再来烦我。”老狄毫不客气地回敬道。


老狄的最勇敢之处就是能据理力争,不管他面对的是谁(就像医生不管面对活人还是死尸都不怕,就当是一个普通人体),就是皇帝也无妨,难怪有的电视连续剧居然还有老狄和武女皇嬉笑的镜头,也从某种侧面证明了老狄能犯上的故事的深入人心。


后来,不知是武媚娘感觉理亏还是真的感觉老狄没举荐错,反正把老张不断升迁,从秋官侍郎一路“火箭式”升到宰相,张柬之也没有辜负老狄的美意,最后竟带兵冲进武媚娘的寝宫逼她下台还政于李唐,成为了光复大唐第一人(这个到讲武媚娘的宰相时再细说吧),老狄的眼光够精准啊,这是一种知人之明,简直就是伯乐中的伯乐的境界哩!武媚娘居然重用了自己的“掘墓人”,也不知是悲是喜了。


第二个用人故事就是他老人家亲自举荐自己儿子的事。这回,我想偷懒一次,由于记载此事的古文既简短又好理解,我就直接引用一下:


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长子光嗣,圣历初为司府丞,则天令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乃荐光嗣。拜地官员外郎,莅事称职,则天喜而言曰:祁奚内举,果得其人。开元七年,自汴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坐赃贬歙州别驾卒。


这段文字就包含了老狄举荐自己大儿子当员外郎之事,他的儿子居然也做得有声有色十分称职,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让武媚娘笑得见牙不见眼合不拢嘴的样子,直夸他知人善任。不过这个长子后来居然晚节不保,坐赃被贬了,此是后话,那已经是风流大帝李隆基朝之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生嫉恶如仇破案如神的老狄,到了他的儿子景辉这里居然变“贪暴”起来,他的儿子景辉同志还老实不客气地颠覆了“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千古命题,变成了“会打洞的老鼠儿”,连老狄之生祠也因此被人泄愤式地毁掉了,正是“儿不教,父之过”也(这算不算是很少缺点的老狄的缺点呢?)难怪据说销烟英雄林则徐不留财产留美德给子孙后代了。


第三个用人故事就是老狄义释胡将的大义凛然之事。


话说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多次带兵打败武周军队,史书是这样说的:“是时李楷固、骆务整讨契丹,克之,献俘含枢殿,后大悦。二人者,本契丹李尽忠部将,尽忠入寇,楷固等数挫王师,后降,有司请论如法。仁杰称其骁勇可任,若贷死,必感恩纳节,可以责功。至是凯旋,后举酒属仁杰,赏其知人。授楷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务整右武威卫将军。”也就是说,契丹常胜将军李楷固后来兵败受降,曾大受侮辱的很多唐朝官兵纵容上司杀掉他以解恨,大有“血债血偿”的快意恩仇。这本来也是有点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情绪(难怪那些人没能打胜仗,如此小家气量哪能担当重任)。武媚娘看众怒难犯,杀之又有点不厚道甚至于比较可惜,反正是“有事问仁杰”,一个不用通电的“万能谋略器”岂能不用?于是请教老狄如何处置才好。


狄仁杰认为李楷固英勇善战,要荡平契丹正是用人之时,于是力主不杀,而是让他戴罪立功,他必然为不杀之恩而感谢涕零,进而立心为大周效死,于是奏请给他授官,并委为攻打契丹的统帅。


武则天认为有理,这就是武术学名上著名的“借力打力”,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于是爽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果然不出所料,李楷固等率军讨伐契丹残余部落,由于熟悉地形和契丹内部情况,很快凯旋而归,援引某些史料就是“公元6977月,李楷固等平定契丹残余部落,向武则天进献所生擒的契丹俘虏……”。


武则天那个欣喜若狂啊就不用提了,估计叫老狄一声爹都值,这老狄忒是太有才了,他一定是上天派下来帮我武老太打天下保天下的神人,于是大摆庆功酒,大唱《祝酒歌》,然后像热恋美女对她的大帅哥男朋友一样,深情款款地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意思就是表扬老狄知人善任,老狄当然也得谦虚一番,说这是在女皇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在广大官兵的英勇奋战中夺得的,我两片嘴皮何功之有?以冷血著称的武媚娘差点感动得流下几滴泪。


以上的三种用人方法就包含了三种用人经典,也就是敌人、朋友、亲人照用可也,可谓是左中右全都包括在内,只要对己方有利,不拘一格降人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也只有大政治家才能拥有如此高超的平衡能力,不服不行。


    最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留下了三种用人范本,这是一种无形财富,值得现在的政工和组织干部来学习借鉴。据说由他举荐的公卿名臣达数十位之多,一时政坛正直刚气大增,风气为之一变,也为李隆基朝进行必要的中兴干部大储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培养第二梯队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