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垃圾股”也有春天:宦官娶妻到底是个什么世俗风景

(2017-03-19 19:05:06)
标签:

历史

“垃圾股”也有春天:宦官娶妻到底是个什么世俗风景

既然上篇我们谈了亡唐的一个绝密密码“奸相”,那么这篇我们接着扒另一密码宦官。毫无疑问,宦官是唐朝十分重要的政治力量,还是唐朝亡国的“深层密码”之一。


确实,唐朝的宦官太有名太幸福了,尤其是李隆基朝后期的宦官们更是位列三公准皇帝,比王侯将相还光鲜威风,到了唐朝后期宦官简直就是国家的主人,经常怪怪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于皇帝的任命,也得通过握有军权的大宦官,大宦官仇士良在职二十余年就前后共杀二王、一妃和四宰相,简直是权力大过皇帝,那么宦官这个中国政治的特殊群落,是怎样的一种“怪胎”和具有呼风唤雨的力量的呢?以下我们将根据史料进行探讨。


其实,宦官被称为太监还和唐高宗有很大的关系。按照某些百科知识的解释就是:宦官,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宦官被阉有的是强迫有的是自宫)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因用以为帝王近幸者的名称。又称寺人、阉狗、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阉竖等。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按照百科知识的解释,好歹宦官也是一种官,所以也算是中国古老而又漫长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产物。据说宦官最早出现在周代,而且多数宦官也不是由阉割过的人而是正常人担任,人数较少,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也没有多大影响。不过从东汉开始,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后汉书·宦者列传》)。史学家赵翼更是结案陈词般地曰: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五《宦官之害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是在写唐朝,所以东汉和明朝的那些事儿就不用管了,我们就聚焦唐朝得了,以下还是综合引用百科资料的一些引述。


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按照历史牛人司马光的著名“臣光曰”之论述,唐太宗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无得过四品,数额亦有限制。太宗死后,制度渐弛。


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玄宗时,宦官多而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大有人在。


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肃宗时,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德宗朝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因军政大权被宦官集团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在宪宗到昭宗期间登基的9个皇帝中有7个是由宦官所拥立 ,其中有两个被他们残暴杀害。唐文宗就自嘲受制于家奴比历史上受制于诸侯和权臣最厉害的周赧王、汉献帝还厉害,成了最著名的“受气包”。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卷二四五)


故“臣光曰”也说:“然则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宦官专政成为中、晚唐社会的一大痼疾和毒瘤,中晚唐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大宦官,比如李辅国、鱼朝恩、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等,这些不学无术又狂妄自大的大宦官,还自称“定策国老”,皇帝成了他们的门生,可笑之极,国家不衰亡那简直就是说不过去。宦官专权,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直到903年,朱全忠(朱温)进长安大杀宦官,宦官的权势才彻底垮台。不过,宦官一完蛋,此时的唐王朝也气数已尽即将垮台了。


好了,既然是写的盛世唐朝,我们还可把镜头拉得更近一些,就对准隆基朝的一些有名宦官吧。


反正宦官坐大并严重危害中央政府政权运作,李隆基是始作俑者,而他的宝贝儿子唐肃宗李亨是发扬光大者,是李隆基给高力士二皇帝的权力,史曰“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宦官自此炽矣。”人家好心劝皇帝不要太轻信宦官,皇帝居然说这种奴才无亲戚朋友更加无朋党,社会关系最单纯,充其量只不过是主人身上的一根毛而已,随时可以拔掉,倒是兄弟才是要严加提防的。


唉,皇帝显然低估了宦官的能量,及至肃宗不能约束恃宠而骄的李辅国,“遂至爱子慈父皆不能庇,以忧悸终。”原来身体不健全、心灵也不健全的宦官,玩起狠来比正常人还狠毒,缺少了某种重要部件的宦官,更加变本加厉地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并以变态虐待为心灵满足,李隆基和他的孙子就是李辅国发泄淫威的突破口和牺牲品,才知宦官不是好对付的,尤其是掌握了生杀予夺大权的宦官更加心理扭曲,皇帝自己是作法自毙、自作自受也。


好,在讲到盛世唐朝宦官界的猛人之前,我们先讲一点花絮,也就是宦官娶妻的变态故事。


原本娶妻生子,是正常人的正常生理和生活需要,而因为缺少了某种重要“零部件”的太监也学正常人娶妻,明显是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意义,换句话说也就是显摆自己的社会地位多于生活真实需要,也算是太监的畸形人生所造成的畸形心理的直接反映了。


从宦官的实际身份来说,充其量也就是皇家的最卑贱奴隶而已,甚至于连正常人的某些权利也被剥夺了,但如果你们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尽管宦官不是正常人,好歹也是皇权政治顶端的奴仆或走狗,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何况还有“狗仗人势”一说,所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哄得昏君团团转,不给他读书看报就让他胡乱玩乐(仇士良最善于此道,关于他的“御龙宝典”还当成宦官的金科玉律印发到宦官县团级了),到时候不仅能干预朝政,甚至于还能反仆为主执掌朝纲,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要证明权力中心的奴仆是如何的有弄权能量,以下我们又要先讲一个关于侍从和国王谁指挥谁的一个小故事,看完之后你自会有判断。


据说古印度婆哩陀糜那城,有一个富可敌国的亿万富翁叫弹提罗,连国王都敬他三分,反正富翁可以自由出入王宫,连特别通行证也不用,他本人就是最有效的通行证,有钱人就是不同。


话说富翁嫁女,国王也被邀请来参加婚礼,最奇怪的是国王的一个专管扫地的侍从也被邀请了,可能是贪玩吧,这个扫地侍从居然不知好歹地坐了不属于他的高位,被恼羞成怒的富翁赶了出去,奇耻大辱啊,于是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条报仇雪恨的妙计。


有一天,正在国王床前扫地的侍从,故意对似醒未醒的国王道:“我的妈呀,弹提罗这个有几个臭钱的家伙真没家教,居然敢拥抱皇后。”国王睡意朦胧间一听这爆炸性新闻,立马不想睡了,还一再追问扫地这家伙说的可是真的。


“唉,我的国王,昨晚我通宵赌牌,老困老困的,连现在都是一边扫地一边想睡觉,记不得刚才我说啥了。”这个狡猾的侍从模棱两可地说,反正既不用对质,又会让你国王浮想联翩,这扫地的家伙搞阴谋诡计绝对是高人也。


总之不管是真是假,被吓得不轻也吃醋吃得很厉害的国王,不顾交情立马禁止富翁自由出入王宫,以免国王被带上绿帽也。


富翁怎样想也想不通,为什么国王突然就不让自己自由出入王宫了,难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啦?后来富翁碰到扫地侍从,侍从得意地眨眼对他打趣道:“弹提罗,你是不是也在宫中乱坐被国王下令不准入宫啊?”这句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是这厮搞的鬼,又拿他没办法,富翁最后还充分认识到了国王近侍的能量,最终还得重金贿赂他,让自己和国王重归于好,果真这个很有智慧的扫地者后来又让国王宠信富翁了。


当然,要一个国王近侍讲那样的话并不难,难的就是他的话得到权力核心人物的宠信或有效引发。你猜这个扫地佬讲了什么高深莫测的话给亿万富翁解了围?其实简单地很,几乎是第一句的句式的完全克隆,只不过是换了点词表达不同意思而已。


“我的妈呀,俺们国王真聪明,每次大便后总是吃点黄瓜。”这个扫地佬在国王床前再扫地的时候又讲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话,国王当然又克隆了上次的表情和问话,扫地佬又重复了上次的胡说八道。


后来,聪明的国王立马知道错怪了弹提罗,都是这个赌钱赌得神经错乱的奴才的胡言乱语惹的祸,而且国王也很需要富翁的赞助,后来又准许富翁自由出入王宫了,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从这你也知道了皇家近侍走狗的厉害了吧?看似卑贱,却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摇身一变成了主人。难怪有个富翁重金贿赂汉代权倾朝野的著名宦官张让的管家奴仆,管家收了别人的钱当然也要为别人办事,于是问这个人要求他办何事时,谁也想不到这家伙居然出了一道古怪的题目,也就是要管家集合家奴们在张让家门口欢迎富翁来访就行,其他的再没有什么要求。


这也太有喜感了吧,这不是传说中的“空手套白狼”吗?排排队,吃果果,一加一都没有这么容易,爽啊,等于是举手之劳一点也不用付出,张让管家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把此人隆重地在家门口列队欢迎了一次,原以为这人是有点虚荣心爱面子而已,这也就完了,谁知这个被张让家奴们隆重欢迎的“生意人”后来发达得不清不楚,很多想巴结炙手可热的张让而不得其门而入的人,以为这个人和张让很熟,于是也重金贿赂他让他办事,反正此人获得的贿赂比他贿赂张让管家的钱还多,狠赚了一笔,有想像力啊,其实此人看中的就是张让这种炙手可热的皇帝近侍的通天能量罢了,尽管看似卑贱却是最能影响皇帝情绪的人,也正好给我们揭示了皇帝走狗的力量之源泉。


好,说完了宦官的权力构成之后,我们继续宦官娶妻的故事。其实说穿了就是获得权力之后的宦官,很典型的一种追求心理过度补偿的行为罢了。目的就是把在物理世界里不能实现的事实转到传播世界大肆宣扬而已,翻译成当代网络语言大概也就是一种最疯狂的意淫,仅此而已,有当然聊胜于无,就像那著名的广告词:我有,我可以。尽管这种“有”和常人的有可能差了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


据说汉代的宦官,有点身份地位的都娶妻纳妾,可谓是美女如云,莺歌燕舞。比如大宦官石显就公开娶妻养子,即使是被皇帝赶出朝廷彻底失宠,还不忘记把漂亮妻子带在身边“夫妻双双把家还”,有的宦官自己用不了美女还到了要强抢美女的地步,当是摆一个活人式生动花瓶也好。


又据说,宦官中唯一拥有帝号的就是曹操的祖父曹腾,那时候很多宦官喜欢收养儿子,大宦官曹腾收养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能当上太尉,也是曹腾做的总后台,换句话说曹操能发迹也是靠做宦官的祖父撑腰,所以说宦官娶妻虽然生理上毫无意义,而心理和政治上却十分有意义,尽管可能苦了一些成为炫耀牺牲品的良家妇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