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介问我:「如果你在东京有整整一天的自由时间的话,想去哪里做甚么?」本想给以出人意表的新奇答复。可是,想来想去,我脑海中只浮现出一个很不新奇的地名:银座。若真有整整一天的时间能在银座花,那会多么好!
说到银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就是位于四丁目十字路口西北角的钟塔。在东京拍摄的电影片中也往往出现这钟塔;可以说,它不仅是银座的象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东京。

银座钟塔
日本人常把王府井比作「北京的银座」,意思是全城最繁荣有气派的地段。过去一百多年,不仅在全东京,而且在全日本,银座一贯是最有地位的繁华区。后来兴起的新闹区如六本木、新宿、涩谷、原宿、台场,从来没凌驾过她头上。全日本最昂贵的黄金地段几乎每年都是银座四丁目十字路口。日本人对银座的憧憬程度好厉害;曾在全国各地出现过借用银座这地名的商业区多达几百个。(笑)
这里主动提供第一流商品和第一流服务,最好喝的啤酒和最好穿的鞋子都能找到。形容银座的修饰语,最常听到的是「大人的」和「高级的」;她不曾卖俏给年轻时髦分子。(当然价格也是大人的、高级的。笑)
银座
而且银座的一个面貌是高级酒吧集中的地区。

滋生堂Parlor曾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为东京最高级的西餐厅之一。设有楼厅的宫廷般华丽建筑内,由交响乐团现场演奏背景音乐,在白桌布上用银制盘碟供应的烤牛肉三明治、茄酱鸡肉饭等老派西式料理,即使价钱比一般饭堂贵十倍也很多人要排队去吃了。时代小说家池波正太郎终年没忘记十多岁当股票行徒弟时候在资生堂餐厅尝到的美味,直到晚年都在散文里重复地讲到:「真没想到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木村屋面包店一八六九年创业,乃在银座历史最长的商店之一。从西方传来的面包跟东方传统的点心相结合而成的豆沙面包,特别符合日本人的口味。上面加了腌樱花的「樱馅包」则献给皇家。木村屋的豆沙包至今在四丁目和光隔壁的门市部非常畅销;有红豆沙、白豆(菜豆)沙、绿豆(豌豆)沙、栗子包等,在这儿都是刚出炉,热腾腾的,像小娃娃的面颊般胖嘟嘟,既好看又好吃,而且价钱很便宜。黄金地段跟平民化面包的搭配非常有趣,也可以说,很有银座特色。
不仅如此,银座的文化气氛又特别浓厚。曾有一度,银座中心四丁目的十字路口四个角落全有报馆;东京第一家咖啡馆则由著名文人画家出钱开在这儿的;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日本文坛,具体的所在地就是银座后街的几家酒吧。现在,画廊仍林立于小巷里;影片公司的试映会多在这里举行;音乐大学生专程来找古典乐谱;穿着丝绸和服的年轻太太们结伴来看歌舞伎;商店老板们办的小杂志《银座百点》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编辑水平超过商业刊物,曾辈出过向田邦子等名作家。
银座够大够小恰到好处,相当集中而不扩散,马路犹如棋盘格子,门牌编得很好懂,北端是一丁目南端是八丁目,所以特适合于溜达溜达的。这在「狂人做的拼凑手工般」(某人语)的东京特别难得。若要从头到尾走银座大街,也用不上半个钟头;银座是不劳累你的。最初是东京湾内独立小岛的缘故,至今南北两边各有一座桥(新桥和京桥),以致保持截然分开于邻近地区的独特气氛。银座真有点岛屿的感觉,或者说像,在东京这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发亮的一颗珍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