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松龄和王士祯

(2010-12-15 16:25:38)
标签:

杂谈

       蒲松龄和王士祯是同乡人,两人是通过毕际有结识的。蒲松龄在毕际有家做了42年的塾师,王士祯的从姑母姊妹则是际有及其兄际壮之妻。在今天看来,蒲松龄是文学大家,千古留名,《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王士祯虽说是著名诗人,但是非专业的人一般是不会知道这个人的。

      但是在当时,蒲松龄却只是一个落魄秀才,王士祯却是清初文坛盟主。

     蒲松龄出身低微,家世清寒,科举失意,潦倒落魄, “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但就是在“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寒冷凝冰”的境况里, 他用了大半生的精力,写出了惊世之作聊斋志异。蒲松龄与王士祯1679年初识于毕家,1686年两人再次在淄川会面,书信往来也甚为频繁。王士祯是朝廷显贵,诗坛盟主。蒲松龄对他极其崇拜,对渔洋所赠新著是“如获拱璧,连日披读,遂忘书曛”王士祯也很推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其题诗序:“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在今天蒲松龄凭借《聊斋志异》带你定了自己的文学地位,王士祯的那些诗作似乎早已无人知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名词解释
后一篇:语文素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