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差评天天有,知音更加多

(2010-05-11 18:20:32)
标签:

别告诉我你懂

ppt

新书

职场

李治

杂谈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卓越上面差评狂多,我自己形容叫雨后春笋,看来春天真的来了。我的书宝宝从出生到现在将近4个月的日子里。我发现有个趋势,开始的时候5星特多,当时冷不丁地冒出一个3星我都觉得是差评,难受半天。后来差评多起来,很多人骂的还挺难听。虽然我没去理会,但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我特别想采访几个人,认认真真的聊聊。如果万一您是其中一位,请记得给我发信,痛痛快快骂我一通,让我知道为什么。我简单揣测一下吧。

1.“没有想象的好。”这种恐怕是因为排行榜名次比较高,导致期望值升高。别说您了,我都也还不满意呢。但我相信书中的精华还是有的,需要慢慢体会。这些东西我体会了10年,真的是被出版社榨干了。劝您记住里面的几句话,没事咂摸咂摸滋味,肯定很有意思。好几句话,我都是咂摸了5年才咂摸出味的。

2.“没有宣传的好。”我特想问一句,您是在哪看见宣传了?我一直埋怨出版社没宣传呢,呵呵。我天天google都找不到。

3.“上当了。”书里面句句是实话,连名字都是真名。我骗你我是小狗。

4.“没具体的技巧。”这个真没有。这样的差评是我期望之中的。但给我100万让我写本技巧的书,我都不会写的。我觉得没意思。

5.“哗众取宠。”这个也是差评里频率比较高的字眼。这个我承认,我的确“哗众了”也“取宠了”,我不认为这是贬义词。敢于并善于展现自己的工作,是work smart的重要标志。

6.“好评都是书托”没错,我告诉了每一个我知道的给我好评的读者,“谢谢你当我的书托儿”,他们大多是来自email和豆瓣的,他们都欣然接受,哈哈。我见过其中的3位。

其实,我真的非常认真的对待这些意见。我觉得有一条是肯定的,书也需要知音。我当时写书的时候没有指望这个书能大卖。我的目标是出版了就好。策划的目标是别赔的太狠就行。我们都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真的读出其中的精华。然而我们太低估读者了。很多读者都总结出了特别精华的部分。今天在卓越上就有一篇。我贴在这里。每一次看到这样的书评,我都觉得“心有戚戚焉”。这种感觉,这种幸福是无法用任何东西衡量的。这就是传说中的知音吧!

购买过此商品(这是什么?)
这本非常有趣,看起来有跟Liz朋友式交流的亲切感,俺是停下手头的工作看完了这本书的。为什么呢?书里充满智慧的话给我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启发,不仅仅是做PPT的技巧、经验很值得珍藏(俺收藏了书里的idiom、图片素材库连接,这个office自己的被俺忽视了好些年了,发现平常的东西被Liz运用的效果非常好!)。

下面是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随手记的特别启发我一些话,与大家共勉:

你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否则你充其量只是一个好的技术员。(对这句话200%的认同,也特别受启发,做PPT是这样,工作何尝不是这样呢?)

PowerPoint里重要的是Point(点),这个点,可以是观点、要点、重点、难点、突破点,要求准确和简短。

View----眼界,依赖于我们的高度,也体现了我们的高度。

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Re-spect(赢得了对方的尊敬,别人就愿意再看你)

There is know 2nd chance to make first impression.(没有第二次机会给别人第一印象)

给新人的建议:1、学习专业知识;2、分享信息;3、带领别人和你一起干。

Bad workers always blame tools 手艺差总怨工具不行。

My way is high way.

Visual aid 视觉辅助,PPT的作用。

语重心长(呵呵,这四个字在PPT里理解起来特别有味道)

Word和PPT的关系:课本和笔记的关系。

PPT是分条的笔记式写法(Bullet Point),而不是一般Word文档的分段式写法。

看股市趋势图就像“看着后视镜”开车。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一图抵千言

Lift myself by my bootstrap. 用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拉起来(这话挺励志的)

畅销书里的句子都很短,句型都很简单,非常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增加了阅读的快感。

最后加一句俺自己的感想:观察和领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生活里有最丰富、最生动的素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