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告诉我你懂ppt》连载 (5)

(2010-02-04 12:14:12)
标签:

ppt

新书

powerpoint

连载

职场

http://s1/middle/5d27c894g7ebe881f67c0&690(5)" TITLE="《别告诉我你懂ppt》连载 (5)" />(“没有白吃的盒饭!”这是我的责编得知我们的书在卓越上超过了杜拉拉的时候感慨的一句话。昨天早上我的书在卓越总排名41,离《杜拉拉升职记》已经不远了。当我告诉策划这个消息的时候,你猜他说什么?他说:“怎么可能?别吓倒乱,我这忙着呢,不聊了。”直到我发给他卓越的链接,他才跳起来说:“难道搞错了?”赶紧去后台找发行的人问。3分钟后,告诉我:“跟你说个不幸的消息,他们真的搞错了。不过就这样排着吧,挺好看的。”我非常失望。赶紧截了屏,作为永久的保留。然而,2分钟后,他又告诉我“错了,他们看错了,我们真的大卖了!!!一天就卖了100多本!!!”随着这个从地下室到天堂般的好消息传来,我们的排名居然还在向上爬,今天早上已经超过了杜拉拉。其实我写职场感悟就是受了杜拉拉的影响。但我老觉得拉拉活得太累了,琢磨完这个琢磨那个。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跟大家传递一个信息,工作是可以充满快乐和乐趣的。虽然有的时候,我们也要吃盒饭加班,但它丝毫不影响我们work for fun of it! 一起共勉这句话“没有白吃的盒饭!”)

第二节  用副标题点破窗户纸

一、清晰副标题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有一个副标题呢?

让我们先比较一下前面提到的几个项目的主副标题,看看有什么不同。

表1-2

 

 

主标题

副标题

High 5

某洗衣粉最终配方的筛选

Marry Xmas and Healthy New year!

百事食品亚太区××××年度健康食品开发计划

WOW, OMO

澳大利亚蓝奥妙配方建议

不见不散

某对撞机实验报告

大宝天天见

一线员工职场减压技巧

 

 

 

 

 

 

 

 

 

 

 

比较之后发现,主标题里只是“偷偷”地藏了客观关键词,需要仔细咂摸滋味,在细嚼慢咽之中慢慢体会含义。讲PPT时,往往需要把信息快速送达听众,这就需要在主标题之外,加一个副标题来捅破这层窗户纸。如果主标题追求雷人指数的话,副标题讲究的则是“明明白白我的心”,也就是要把内容用“素”描的方式“速”描一遍。第一个“素”说的是直白,而第二个“速”则是指简洁。最后的效果就是,听众“唰”地就明白了。

也可以说,副标题是主标题的一个呼应、补充和平衡。如果说对主标题的要求是生动、形象,概括力强,那么,副标题的要求,就是要明确清楚,一目了然。副标题里要包含尽可能多的客观关键词,往往是简单的一句话或短语来具体说明报告的实质内容。它一般可以用标准的格式:关于××部门工作的总结;××项目的报告;××年度××的计划;××的建议,等等。

主标题把人吸引住,让大家产生“你要说什么”的好奇;副标题要把故事说清楚,让听众明白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千万不要小看副标题的作用,对于PPT而言,主标题、副标题,个都不能少。

二、清晰副标题的要点

相对于主标题而言,副标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想要达到清楚明白的标准,也要注意几点:

1.加强针对性。

把目标的范围缩小,尽可能精确表达内容,并指出PPT的目标听众。这可以通过使用准确的定语来实现。比如“大宝天天见”的副标题“一线员工减压技巧”就定性了这个培训是针对职场的,而且是针对一线员工的。找准了靶子,听众也容易对号入座。

2.明确时间段。

如果报告的内容有时间方面的内容,最好在副标题上体现出来。是年终总结还是阶段性汇报?比如“Marry Xmas and Healthy New Year”就是在年底时做的针对下一年的新产品研发计划,而“High 5”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报告。

3.定义内容的性质。

内容的性质主要是指针对的场合和听众:内部说明会还是对外的宣传稿?性质不同,PPT的讲述风格也迥然不同。如果是内部说明会,气氛轻松些,内容可以详尽点,更需要强调哪些是关起门说的商业机密。如果是对外的宣传稿,很多时候要考虑说什么、怎么说,不但要考虑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展示公司的形象。通过副标题上区分内部和外部信息,可以帮助听众正确接受这些信息,并确定如何使用。不要在公司对外宣传稿上大肆加上自己的个人观点,这是做白领的大忌。

副标题要“怎么明白怎么来”,通过明确的内容、确切的时间范围和具体的对象,把你的报告内容,写得明明白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