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2011-12-29 13:13:05)
标签:

少儿

曼丽

眼保健操

农村独生子女

溺爱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昨天下午,我在给四班的同学上品社。在领同学们复习完一个单元之后,为了让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我便发了一张小试卷让同学们做,然后来回巡视同学们做的情况。在走到曼丽那儿的时候,就看见她把胳膊放在桌子上,把下巴担在胳膊上,两只眼睛看着我,两腮稍微有些发红。看到她那种样子,我知道她可能是有些不舒服,我过去询问过之后,她说她有点难受,但不需要回家。我让她先稍微休息一下,身体感觉可以之后再做卷子。看着曼丽的表现我想起前一周给这班上品社,上完之后开始做眼保健操,可有一个同学看起来身体没有什么异常,她坐在那儿就是不做,我过去提醒了她一下,她也没说什么,可是还是不做,我在心里不禁寻思她可能是那种不为班级荣誉着想的人。下课之后,我把她的同桌叫到办公室询问了一下情况,才知道原来她的胳膊摔着了,老师说她可以不做眼保健操。

看着曼丽的表现,回想着前面同学的举动,我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哎!孩子,说句话真的这么难吗?你难受为什么不和老师说呢?你知道因为你的不说,会给老师和同学们之间造成多少误解呀!

连续这两次的经历不禁让我想起了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孩子。十年前,刚参加工作时,那时的孩子比现在的孩子学习条件要艰苦得多。那时在农村小学,电脑作为一件新兴事物才刚刚进入校园。但是那时的孩子比现在的孩子要朴素、明理得多:学生到办公室都要打报告经老师允许之后再进入;老师安排学生打扫卫生等对学生来说是无比自豪的事情;学生一般不会用老师的东西,有时用过老师的东西之后,总是弄得干干净净的再还给老师,还时那种友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且每次都不会忘记说谢谢。那时的同学们班级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很少有同学为了在集体面前计较个人的得失;那时的孩子有事请假时,都会让家长或同学捎假条;那时的孩子在劳动面前,有时为了班级自己身体不舒服都不好意思地说,而是带病去做。……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好像离我越来越久远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听到同学们用过我的东西说谢谢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通常情况下都是在若干天之后我需要时问他去要,他在抽屉洞里翻来覆去地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听到同学们说愿意为同学们服务做好卫生打扫工作成了久违的事情。通常情况下是,坐在那里等着老师点到他名的时候再去做而不是早早地假装拾笔之类的躲起来已经不错了。

短短十年,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改变呢?在百思中我得到了答案,现在生活富裕了,学生又比以前奢华了很多。另外现在农村独生子女比以前也多了起来,一家人就守着这么一个宝贝疙瘩,长期地别人围着他们转,使他们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再加上一家人看着他们的脸色,有什么事都是先问他们,弄得现在的他们身体状况不佳或者有什么需求时不知道怎样和别人表达,只让别人去察言观色。真不知道这是现在孩子的幸福呢还是现在孩子的悲哀!

孩子来到这个社会就像一张白纸,但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在这张白纸上开始了自己人生的书写。刚开始由亲人、老师的陪伴,到后来只能自己去努力开拓。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过分溺爱中一下子离开了家长的呵护之后,他怎样去适应周围的社会,怎样学会和别人交流呢?怎样让自己有限的生活过得更精彩呢?孩子的路最终还需要孩子自己去走,这其中,家长、老师的引导对孩子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孩子我们所有人不都应该做到不要成为孩子的代言者吗?

“少年吃苦不算苦,老来得福才是福。”请过分溺爱孩子,带孩子说话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将来做到三思而后行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