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憔悴的弦声》赏析

(2025-07-16 13:48:23)
标签:

文学评论

现代散文

憔悴的弦声

叶灵凤

《憔悴的弦声》是叶灵凤的一篇诗意性的散文,写了一个人和一件事,以及这人与事所引起的“我”的关注。并没有复杂的故事,作者只是从日常生活里,由不经意中看见某一场景发生联想和感慨,这联想和感慨也不是多么重要,它不过是人生里常有的某一类喟叹罢了。
居于小楼上的人有着略微忧郁和闲散的心情,每天黄昏他倚窗眺望街景。黄昏的街景自然是消散了喧哗,是沉寂和空阔的,何况又是在秋天。树影在哑默里有流动的凉意,惨白的街灯照出一条黑色的人影······
黑色的人影是一个弹奏三弦的已经不再年轻的女人,灰白的上衣,黑的裤,在小楼上的人看来,它的头发和面部只是模糊的一团。她的弦声算不得动听,信手拨来的弦响不过是断续和零星的哀音。但是不知是女人憔悴的身影还是这带着说不出的哀韵的弦声,打动了小楼上看街景听琴声的人,或许二者都是。弹琴人在黄昏里蠕动的身影,让楼上人起了“昙花易散的怜惜”,想这不知是从何方流落至此的弹弦人。或许曾是“一位颠倒众生的丽姝”也说不定。由此他慨叹“无情的年华”和“生的轮转”,拨弦的手也不再是“昔日的纤手”了。每日从楼下走过的这面目模糊的女人的身影已经是街景的一部分了,而弦声也已是黄昏里秋声的伴奏,所以当一场秋雨之后,人影不再移过,弦声消寂。“我”便有了期待和眷恋,但弹弦的人再没有出现。
重要的或许不是这个小小的情节,重要的是人物的心情。楼上每日倚窗的人看似闲散,他却有重重的心事。他的心事由于“思乡”而起。背景是在秋天,秋天是思乡病发作的季节。文中写新秋的傍晚是“动人相思的凉意”,秋雨则使“游子的楼头更增添了相思的惆怅”,秋风里,“当着萧瑟的新寒,我于乡怀之外不禁又添了一重无名的眷恋”。原来这楼上人是一名因思乡而忧郁的游子,那么他倚窗眺望的也就不只是街景了。那三弦声打动他的其实是它那如“无巢可归的鸟儿”般徘徊在黄昏里的“哀音”。可惜楼下抒情的人并不知楼上的知音。弹弦的人不再从楼下走过,楼上的人如此牵挂一个未曾真正谋面的人,只因为他由弦声推测她的身世,他愿意相信,这是一个与他有着共同的心事而又比他更为不幸的人,他的牵挂只因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
还不仅仅如此,我们该注意到文章从新秋写到晚秋,秋风秋雨里缤纷的落叶预告了秋光的“老去”。但是“老去”的不只是秋天,老去的还有人。题目用了“憔悴”一词来修饰弦声,实际是以“弦声”代替“心声”。思乡的人在愁闷和寂寞里老去了心情,人与秋光都憔悴,这样,“弦声”的消失与秋光的老去也就有了微妙的联系。
这篇散文之富于诗意,首先在于意境的空灵。不是很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超越了具体情景的限制。“秋”作为一个原型意象本身所包含的萧瑟和凋敝等义,是作者对于无情的年华如逝水东流这样的慨叹获得了恰切的背景。无名的落魄的江湖艺人的形象又可使人生发人事苍凉这样的感受。在具体写法上,以“每天,每天······”两句开头,在中间部分用作过渡,最后则用作结尾,这是比较典型的诗的构思和诗的表达。其实,说这篇散文是诗的扩充也不为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