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赏析
(2025-04-24 18:48:49)
标签:
清词王国维虞美人 |
虞美人
王国维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喜簪花坐赏镜中人。
这首词为比兴体,它构造了一个后宫遭妒美人明断自觉、风流自赏的词境,以此象征有出色政治才能而境遇冷落的才士,庆幸于本真犹存、选择了独善道路的生命情怀。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深绿的苔藓封锁通往长门宫的道路,只因为有着美丽容颜而受到人们的嫉妒。
词起韵借用汉武帝陈皇后被废退于长门宫的典故,总写佳人因为其美貌反而招来祸端的悲惨境遇。这样的总写,为下文进一步抒情打下基础。“碧苔深锁”,言很久没人来到这条小路上行走了,以至于路上长满了青苔。“长门”,即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所居的冷宫,典出(传)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一个“锁”字,突出了她被寂寞封锁的内心情感。“总为”者,舍此别无原因也,起到强调“蛾眉误”之原因的效果。“蛾眉”是代指她的美貌,一个“误”字,下得伤心至极。对于过那些过宫廷生活的女子,美貌本来应该是最值得骄傲的,最应该得到帝王的恩宠、爱惜的,因为它是她们价值最高和唯一的体现。而今,极度的美貌却给她的命运带来了完全相反的后果,使她处在别的女人的嫉妒和诋毁之中而被听信谗言的糊涂帝王冷落。这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现象,是最令一个相信天理的人所痛心的,所以又怎能不让她伤心无限?
“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接着二句是说,从来知道,毁谤太多能使人骨也销蚀,何况是我洁白的肌体上那一点鲜红的守宫砂呢!
这两句说古论今,对于全部历史上“蛾眉遭妒”的现象加以总结和反省,也就是以历史的空间和时间这样的大视野,来排解原先自己一个人承受着的因不公正、不合理的遭遇而致的痛苦。“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大多数人的力量有无穷的威力,不仅可以颠倒黑白,完全篡改事实,而且可以完全消灭他们要消灭的东西。在这样不合理却真实存在的力量之下,一个纯洁的美人,一个守宫砂犹在臂上的女人,被加上善淫的罪名,是多么容易,是多么难以辩白!美人对此充满了愤恨,也充满了无可奈何的叹息。“真红一点臂砂娇”,指鲜红的守宫砂点在臂上。典出晋张华《博物志》:“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食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支体,终身不灭,有房室事则灭。故号守宫。”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过片二句是说,我只要使自己清清白白地活着,怎会悔恨生就这美好的容颜?
过片陡然一转,在无可奈何中转出一片清朗的心情。“肯把”一句的反问,传达的是决不肯以自虐为屈服的心意,颇有坚守素志、九死不悔的勇气。
“从今不复梦承恩,且喜簪花坐赏镜中人。”末二句是说,从此以后,承恩之事连梦也不复做了,还是自个儿簪花打扮,对着镜子好好地欣赏自己吧!
这样的结尾,在以往的宫怨文学里,是从未梦见过的,即使把此词仅仅当作一篇宫怨文学作品来对待,它所提供的意境也是全新的。更何况,王国维此词,在宫怨的词面之下,还有他想表达的深层意蕴。
附录:虞美人
王国维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喜簪花坐赏镜中人。
注释
蛾眉,女子的眉细长弯曲,如蛾的触须。因以代指美人。《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臂砂,守宫砂点于臂上,亦称臂砂。古人以为贞洁自持的象征。
前一篇:《鹧鸪天·阁道风飘五丈旗》赏析
后一篇:《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