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夜话高斋》赏析
(2025-02-26 13:12:41)
标签:
清词况周颐烛影摇红惜别 |
烛影摇红·腊月二十夜大雪,归自四印斋作
况周颐
夜话高斋,碎琼随步归来晚。小窗烧烛对梅花,疏影如相款。赢得尘襟暂浣,甚清寒、天涯未惯。料量青鬓,几许霜华,角声休唤。
风雪年年,旧吟春事成依黯。素娥深锁冻云低,幽恨凭谁管?不恨琼楼自远,恨华年、无端暗换。怎生消受,明日旗亭,鹔鷞须典。
词人与王运鹏同里,又同在北京为官,日夕相处。他于词学多得王氏指摘,宜在师友之间。据词前小序,腊月二十日,词人在王运鹏的书房四印斋,与王氏畅叙情怀。由于情投意契,不觉雪花漫舞,夜色深沉。归后作此词,倾吐了师友依依难舍的惜别情怀和天涯羁旅的身世感慨。
“夜话高斋,碎琼随步归来晚。”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在高雅的书斋里夜谈,踏着雪花归来时已甚晚。
起笔点题,交代晚归的情由。“高斋”,高雅的书斋,这里用来称四印斋,极赞王氏书斋的高雅,表达对王氏的敬慕,也透露“夜话”旨趣的清新。“碎琼”,比喻洁白散碎的雪花。因为夜来在高斋与王氏长谈,故归来大雪遍地。“碎琼随步”,描写在雪中行走的情状,透出“夜话”后词人心境的愉悦与轻快。
“小窗烧烛对梅花,疏影如相款。”接着二句是说,小窗边烧烛对着梅花,欣赏着它的疏影仔细品味。
抒写夜归赏雪梅。“烧烛”,点出时间。词人此时临窗,“烧烛对梅花”,别有一番深情。“疏影”用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语意。词人客里相逢梅花,除了赏花之情,更有一种精神寄托。
“赢得尘襟暂浣,甚清寒、天涯未惯。”这二句是说,暂时收到了一洗世俗胸襟的效果,天气清寒,不甚习惯。
在这里词人不仅是身处北地,天气寒冷,不甚习惯;更有京师人际关系复杂,人情薄浇,难以适应。
“料量青鬓,几许霜华,角声休唤。”歇拍三句是说,估计自己的鬓发上,怕已长出不少白发,号角声啊号角声,请不要再响起了吧。
然而耳畔时而传来凄厉的号叫声,平添愁恨。词人多么想得到片刻的安宁啊!
上片叙事,下片转而抒怀。
“风雪年年,旧吟春事成依黯。”过片二句是说,风雪年年如此,往日吟赏春光的雅事已成伤离念别的触媒,不免黯然神伤。
过片两句承上,因景忆旧。“旧吟春事”,指往日赋诗填词,吟赏春光的雅事。“依黯”,指感伤离别、怀念远人的心情。
“素娥深锁冻云低,幽恨凭谁管?”这二句是说,明月深锁,冻云低垂,我的愁怀又有谁来理会呢?
这两句由雪夜引发心中的怨恨。“素娥”,嫦娥的别称,代称月,“素娥深锁”,谓明月被阴云遮蔽。“凭谁管”三字,蕴含多少感慨,多少悲切。
“不恨琼楼自远,恨华年、无端暗换。”这二句是说,我并不怨恨天上的神仙世界高远不可即,只愿恨自己的青春年华暗暗在无谓的岁月中虚掷。
这两句感喟年华虚度。琼楼,仙宫中的楼台,此指月宫。
“怎生消受,明日旗亭,鹔鷞须典。”末三句是说,明天酒楼辞别,或许会像司马相如那样,典当心爱的鹔鹴裘置酒作别。此情此景,又怎么承受得了呢?
结拍三句逗出离别之意,流露贫愁交困的感喟。“旗亭”,酒楼。“鹔鷞”,亦作鹔鹴,一种颈长羽绿的水鸟。此指鹔鹴裘,即骕骦羽绒制成的裘衣,相传为汉司马相如所着。按《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词人想到自己也是“居贫愁懑”。
一首离别词,不追叙“夜话高斋”的辞行之意,也不悬想“明日旗亭”的惜别之情,只以虚笔“归来晚”、“鹔鷞须典”略加点染,空际传神,令人更觉离情别绪的深挚醇厚。
附录:烛影摇红·腊月二十夜大雪,归自四印斋作
况周颐
夜话高斋,碎琼随步归来晚。小窗烧烛对梅花,疏影如相款。赢得尘襟暂浣,甚清寒、天涯未惯。料量青鬓,几许霜华,角声休唤。
风雪年年,旧吟春事成依黯。素娥深锁冻云低,幽恨凭谁管?不恨琼楼自远,恨年华、无端暗换。怎生消受,明日旗亭,鹔鷞须典。
前一篇:《蝶恋花·柳外轻寒花外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