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桑子·凭高满面东风泪》赏析

(2025-01-17 12:59:35)
标签:

清词

郑文焯

采桑子

伤春

采桑子
郑文焯
凭高满面东风泪,独立江亭。流水歌声,销尽年涯不暂停。
归来自掩香屏卧,残月新莺。梦好须惊,知是伤春第几生!
至少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首“伤春”之作。大抵人生的悲感,有时固生自空间,更多的却是生自时间。空间的远隔可以克服,离者能够复合,去者能够复返;时间流逝则无法逆转,逝者不可追,断者不可复。
“凭高满面东风泪,独立江亭。”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独自站立在江亭高处,春风吹来,满面都是泪水。
“流水歌声,销尽年涯不暂停。”接着二句是说,面对着流水歌声,年华舍他而去,没有丝毫停息。
早在两千年前的孔子,便面对着东流的河水悲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理智的哲人上且如此,何况心灵纤细、脆弱、易感的词人呢!此刻他形单影只,面对“流水歌声”,难以自持,居然泪流满面。这歌声是江南少女轻快活泼的采菱歌吗?是从江边秦楼楚馆传出的软绵绵、轻飘飘的情歌吗?反正无论如何,这都令他想到自己“销尽年涯不暂停”。“年涯”即年华。年华,这是一个多么含蕴丰富的字眼!多少隐秘的悲欢哀乐,多少成功、失败、顺遂、挫折,多少亲情、友情、爱情,他的多少单调、沉闷的幕僚生活,都藏掖在年华的“包裹”中。
“归来自掩香屏卧,残月新莺。”下片前二句是说,回来以后,躲藏在香屏里高卧,举目所见,仍是残月,侧耳所问的,仍是新莺。
词人试图逃避这使他伤感的一切,但这不过是徒劳而已。
“梦好须惊,知是伤春第几生!”末二句是说,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伤春的纠缠,纵使果真有“三生”吧,恐怕也难消这伤春之情。
伤春悲秋,感叹春风秋月,其实所伤感的仍然是年华的消逝,因为那一切无非是时间运转的符号与表征罢了。佛家有前生、今生、来生之说,黄庭坚诗云:“春风十里珠帘卷,仿佛三生杜牧之”(《广陵春早》),姜夔词云:“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琵琶仙》)
也许有的读者要问,难道这首词的主题仅仅是伤春吗?有没有别的比兴寄托呢?这十分难说,或许有吧。形象大于思想,刻意比兴寄托难免有主题先行之弊,还不如任随读者由作品自身的情景发挥审美联想为好。

附录:采桑子
郑文焯
凭高满面东风泪,独立江亭。流水歌声,销尽年涯不暂停。
归来自掩香屏卧,残月新莺。梦好须惊,知是伤春第几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